p>
今日主角本该是志才,我可不能喧宾夺主。
"
陆风不等他狡辩,当即沉声道:“吾言出必行!
此事无需再议!
且说说志才的去留!”
话音未落,他已转向戏志才肃然道:“公达屡次盛赞足下之才。
今日相见,更觉此言不虚。
不知志才可愿与我大业?”
戏志才闻言敛容,正身作揖道:“敢问明公所图为何?”
陆风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扫六合以定乾坤,观天时以顺大势。”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戏志才与郭嘉相视骇然,俱从对方眼中读出了震撼。
"
此人竟已窥破天道玄机?"
"
雄心兼具韬略,来日必成霸业之主!
"
二人师从司马徽,素来精研天下格局。
皆预见不出数载,汉室必生剧变。
届时龙蛇起陆,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这番话若传至洛阳,只怕顷刻便是灭族之祸。
然陆风胸有成竹——眼前二位绝非常人,自当明白其中利害。
戏志才忽觉血脉贲张,郑重顿:“颍川戏忠,愿效死力!
主公在上,请受属下一拜!”
多年郁结此刻尽散。
寒门士子困守经年,终得遇明主。
那些朱门子弟的冷眼,那些投效无门的愤懑,尽化作这一拜的铮铮金石声。
家境贫寒的戏志才,心中常怀愤懑,怨恨世事不公!
他满腹经纶又胸怀大志,却始终不得施展。
放眼朝堂,尽是酒囊饭袋之徒。
这些庸碌之辈仅凭家世便可平步青云,把持仕进之路。
而戏志才从出生便注定落于人后,毫无逆转命运之机。
直至黄巾祸起,
直至他看清天下大势,才窥见一线曙光。
这正是风云际会之时!
他早立誓言,要在这乱世中择明主而佐,建功立业,改变门楣。
定要教戏氏跃居人上,
更要让戏家成为执棋之人。
陆风方才那番壮志豪言,让戏志才确信这正是自己要追随的雄主。
「叮!
成功招揽戏志才,获得特殊签到机会,是否启用?」
陆风心中默念暂缓,急步上前扶起戏志才朗笑:"
得君相助,如汉高得萧何!
妙极!
"
旁观的郭嘉亦受感染,暗忖:"
莫非我也该"
"
不妥!
且再观望两年。
横竖已被盯上,逃不脱了。
"
这般想着,他竟坦然认命。
作为戏志才的至交,同样出身寒微的郭嘉自然明白挚友心思。
他虽属颍川郭氏,与郭图同宗,
但这一支早已没落,与戏家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
从初步接触判断,陆风确实非同寻常。
更难得的是,性格方面也意外地投契。
自然,陆府珍藏的美酒更是锦上添花。
"
主上过誉了!
"
戏志才听闻陆风将他比作萧何,谦逊微笑。
内心自然欣喜异常。
毕竟,被赏识与称赞总是令人愉悦的。
众人于十里长亭畅谈半个时辰后,方才启程。
"
奉孝不必远送!
"
"
每月记得去颍阴城陆氏商会取酒!
"
"
两年后务必来青州,我自会派人接应。
路途安全无需担忧!
"
说罢,陆风扬鞭策马而去。
戏志才、荀攸及陆家军紧随其后。
"
有意思"
郭嘉望着远去的人马咂咂嘴,解下腰间酒壶痛饮,直到壶底朝天,方才露出会心笑容:"
有这般人物在,往后的日子可精彩了!
"
忽而想起什么,猛地转身奔向长亭。
"
哈哈!
果然还在!
"
"
陆风当真体贴,是特意给我留的吧?"
见石桌上还剩大半的两坛美酒,立刻兴冲冲地往酒壶里灌装。
边装边忍不住偷尝几口。
十足贪杯酒徒模样。
行程途中。
陆风询问戏志才:"
家中可有亲眷需要接应?可一并送往东莱。
"
戏志才拱手道谢:"
谢主上体恤!
家中唯有老母,只是年迈体弱,恐经不起长途跋涉"
虽已托付友人照料,终究放心不下。
"
不必多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