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隽凝视着陆风年轻的面容,感叹道:"
子翼小小年纪,对战局时机的把握竟如此老练精准,实在令人钦佩!
"
回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时,连战场是什么模样都不清楚。
而眼前的少年不仅已是骑都尉,更能轻易洞察并扭转一场关键战役的走向。
此子只要不犯大错,将来必定前程似锦!
"
确实如此!
"
皇甫嵩也不住颔,不由想起自家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与陆风相较,简直判若云泥。
一旁的曹操也投来赞赏的目光。
"
万万不敢当!
"
陆风谦逊地笑道:"
在下不过是恰逢其时罢了。
若换成两位将军处在我的位置,定能处理得更为妥当。
即便是曹将军出手,想必也不会逊色。
"
"
况且这些都得益于卢师数月来的悉心教导,否则我一介小儿,哪能领会这些机要?"
顺带抬举卢植,正好为自己的战术眼光找个合理解释。
"
哦?"
曹操眉梢微挑:"
子翼竟也知晓曹某?"
"
这是自然!
"
陆风展颜一笑,露出整齐的白牙:"
孟德兄任北部尉时,五色棒之事我可是听闻过的。
我未来的岳丈蔡公时常提起孟德兄,这么算来,我们还算师兄弟呢!
"
曹操确实是蔡邕的门生,这个说法倒也贴切。
"
你竟是蔡师的门生?不过方才说的未来岳丈又是怎么回事?"
曹操惊讶地瞪大眼睛追问道。
与此同时,他对陆风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不仅因为蔡邕这层关系,更因对方提到了北部尉和五色棒的往事。
这是曹操早年的得意手笔!
"
哈哈!
这事我和公伟清楚得很!
"
皇甫嵩爽朗笑道:"
这小子前些日子刚跟伯喈兄的掌上明珠蔡琰定了亲事,伯喈兄来信还特意提及此事!
可惜当时公务缠身,未能赴宴道贺!
"
说着转头望向陆风:"
说起来我们与伯喈兄多年未见,不知他近来可还安好?"
"
蔡师一切顺遂!
常与晚辈说起两位将军及诸位同窗,甚是想念。
"
陆风拱手应答。
"
那就好!
"
皇甫嵩与朱儁相视颔:"
老朋友们是该寻机聚聚了,否则这辈子恐怕再难相见。
"
陆风立即接道:"
两位将军正值鼎盛之年,何出此言?来日方长必能重聚!
"
"
嗯!
"
皇甫嵩忽然想起什么:"
方才你说子干传授你兵法战阵?"
朱儁与曹操都露出探寻之色。
"
正是,这半年来多承卢师倾囊相授。
"
陆风坦然应答。
皇甫嵩大感意外:"
你既是伯喈的,以子干的性子竟肯破例?少见!
看来你这后生确实不凡,否则那倔老头断不会行此逾越之事。
"
"
许是蔡师荐书的缘故。
"
陆风谦逊回应,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书简:"
卢师另有书信予两位将军,还望多加关照。
"
"
哈哈哈!
你小子还需我们关照?"
皇甫嵩与朱儁笑着虚点陆风,展信同观时还不忘打趣:"
甫至军旅便斩了张梁,立下这等奇功,怕是该你照拂我等才是!
"
众人都明白这是玩笑话。
若在战前尚有关照余地,如今在这军营之中,谁还敢小觑这位年轻将领?
朱隽读完卢植的书信,仔细打量着陆风感叹道:"
子干待你真是倾囊相授!
不仅遣你来助阵,还特意修书举荐。
信中尽是溢美之词,往后定要谨记子干的殷切期望!
"
"
谨遵教诲!
"
陆风肃然抱拳应诺。
这本就是他心中所愿。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卢植最终郁郁而终。
陆风早已暗下决心,定要扭转这个结局。
"
先行入城吧。
"
皇甫嵩挥鞭指向长社城,"
战场清理交由部下即可。
当务之急是将子翼与孟德的战功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