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邦一激灵,急忙遮住内裤:“咋还春光外泄了呢?爷们可是正经黄花小子。”
卢德没有继续玩笑,他翻开格蕾塔的地图志,瞬间被图上标注的线路所吸引。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爬行。格林尼治时间2月28日上午11点,当“鼹鼠洞”里的气氛再次因长时间的沉寂而滑向冰点时,通讯器突然爆发出刺耳的蜂鸣!
“滋啦……这里是……企鹅……阿蒙森·斯科特……滋啦……我们……到了!”
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电流干扰的声音,却如同天籁!
整个基地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涌向了老旧的通讯台。
“重复!这里是‘企鹅一号’和‘企鹅二号’联合呼叫!我们已成功抵达阿蒙森·斯科特站外围安全屋!重复,我们到了!”
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刺玫凛十分激动,脱口而出便是一句家乡话:“我滴个亲娘诶!”
冰山队长嘶哑疲惫的声音,此刻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激动:“通讯设备在穿越南极大陆边缘异常活跃的极地电离层扰动区时全被烧了!两队人均遇到了冰川断崖险情,损失了光信号中转设备和卫星通讯设备!这鬼地方的电磁环境比情报描述的恶劣十倍!我们只能关掉所有主动信号源,靠雪地车上的原始导航仪摸黑爬!刚钻进安全屋,连上这地下埋了快一百年的备用光缆中继点。谢天谢地,这老古董还能用!”
原来如此!极地的狂暴天威和恶劣电磁环境,联手制造了这场惊魂失联。但坚韧的南极分队,硬是靠着最原始的方式和一点运气,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
“好样的!”王得邦第一个跳起来,狠狠挥了下拳头,“我就知道!福大命大造化大!”
刺玫凛和老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和更加坚定的光芒。最后的拼图,归位了。
倒计时开始!
格林尼治时间2111年3月1日,上午8点。鹭江当地时间,下午4点。
蔡尖尾山深处,一条抵抗组织挖好的地道如同巨兽的肠道,蜿蜒曲折地延伸向山腹。潮湿、阴冷,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和金属锈蚀的气息。一百零八名“好汉”——鹭江组的66人加上老林的42名抵抗军——如同蛰伏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行其中。鹭江组成员关闭氚电混合动力外骨骼,只留下沉重的呼吸和装备偶尔摩擦的细微声响。
地道的尽头,是一处人工开凿的狭窄观察口,被精心伪装的藤蔓和岩石遮蔽。透过缝隙望去,不远处,那座百米高、通体闪烁着幽蓝色冷光的中央计算塔,如同冰铸的利剑,直插云霄。塔身光滑,没有任何可见的入口,冰冷的科技感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
说实话,100米的塔高放在高楼林立的21世纪中叶并不算什么。那时随便一座大厦的高度都能轻松突破300米,就连一些居民楼也迈过了这个门槛。
但到了利维坦时代,情况截然不同。人类住房进入了第29代和第30代住房并存的过渡阶段,所有第29代住房居住建筑的高度都控制在30米以内,一些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第30代住房——巨型生态金字塔开始出现。唯有部分非住宅建筑还维持着超300米的高度,一些建设甚至超越了哈利法塔的高度。
人口的增长与城市住房的扁平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的拓展。不过好在低空穿梭机的普及,让大城市的交通迈入了实时交通的新阶段。市民无论想去城市哪个角落,抵达时间都不会超过30分钟。这使得人们不再执着于挤进市中心居住,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22世纪的大城市既保留了利维坦时代之前的团块状核心区域,新拓展的部分又像章鱼的触角般以线条状向周边延伸。这种布局既保障了居住需求,又留存了大片森林与绿地,让人类真正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记住,”刺玫凛压低的声音在黑暗中传递,带着金属般的清脆质感,“看到塔,不等于可以动手。攻击它,就是向利维坦正式宣战!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