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能不玩就不玩!
向太后还想劝,赵煦就直接说道:“母后,天书的前车之鉴,殷鉴不远啊!”
向太后顿时哑然。
天书……
这是赵官家们都耻于提及的事情。
没办法!
一次天书事件,直接让曾经神圣的泰山,失去了自三王以来就不可亵渎的地位。
相关参与者,更是全体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民间迄今提及此事,都是带着笑。
皇室内部,对此则是无比敏感。
所以,赵煦一提天书事件,向太后想要举行南郊礼,向上苍祷告,以求风调雨顺的念头,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没办法!
泰山已经脏了!
难道还要把南郊告天这个古老的传统也玷污一次?
这样的话,未来青史之上,难逃诛心之语!
赵煦见着,立刻给了向太后一个台阶:“何况,若遇灾异,则以南郊告天,此不啻于授人以柄,使草莽中豪杰,生出二心!”
向太后点头:“六哥所虑极是!”
“是吾多想了!”
说着,她便开始提及朝政:“对了,六哥,都堂今日上书言,龙图阁直学士、知郓州臣元发,任期将满,都堂欲将之任为知瀛洲……”
“六哥有什么想法?”
这个事情,她自然是要和赵煦商量才能答复。
因为,涉及到的人叫滕元发。
此人是范仲淹的表哥,范纯仁的同学兼表叔(皆曾在胡瑗门下读书)。
同时,他还是赵煦的父皇生前的爱臣,君臣关系非常亲密。
即使当年,滕元发被卷入赵世居逆案遭贬,但也很快就被起复。
一般人哪里有这种待遇?
“知郓州臣元发?”赵煦假作思虑,然后问道:“可是那位曾两中探花的藤元发?”
向太后点头:“正是此人!”
赵煦道:“皇考曾提及过这位大臣,言:论为臣以忠,治民以爱、治军以仁者,无出元发之右也!”
滕元发这个大臣,赵煦上上辈子没见过。
因为他在元祐六年就病逝于赴任扬州的路上。
但在现代,赵煦跟着自己的老师研究宋代人物的时候。
却对这位老臣,有着很深的好感。
因为,这个老臣,根本不像是大宋的文臣。
按照赵煦的老师所言——藤元发这个人,简直就像是我党培养的干部!
因为他的履历里,有太多的火线救灾的记录。
而且,他救灾的策略和办法,与现代官府的救灾方式非常雷同。
都是军民齐上阵,团结士农工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路子。
比如熙宁时,河北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