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开封府府界那十几个监当官,为什么一看是六哥亲除的,就什么都不顾,当场丢下差遣,带着细软跑回汴京?
就是因为,大家都想成为下一个向宗回、高公纪、高遵惠!
想到这里,向太后就不由得温柔的看向自己身前的这个孩子。
“恩!”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眼神,点头道:“回禀母后,以儿臣观之,那位宗生,至少也是下一个张乖崖!
向太后听着,眼神一凝。
张乖崖,大宋的传奇人物!
若大宋王朝是个抽卡游戏,那么张乖崖必然是ssr!
其他不说,国初被打成白地的川蜀,能再次成为天下财富、经济中心之一,就多亏了这位名臣的治理。
交子,这一划时代的产物,正是这位名臣治蜀时,将之从民间商业行为,规范、制度化成了国家经济金融政策。
“若能好生栽培、磨砺……”赵煦在天平上再次放下一块砝码:“未来,未尝不能成为类似晏元献公、韩忠献公般的社稷支柱!”
晏殊、韩琦,在赵宋王朝有着特殊地位。
前者,辅佐仁庙数十年,忠心耿耿,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至于后者,不用多说。
相三帝、扶二帝!
可谓是周公般的人物!
而且,对赵官家无比服从、忠心。
赵官家们恨不得天下所有大臣,都是韩琦。
又有能力,又忠心,还会办事。
向太后一听赵煦,对那太学生如此看重,甚至认为他有成为下一个晏殊、韩琦的可能。
顿时也开始着急了。
“这等贤才,确实值得六哥如此关注!”
她扭头看向在殿外候着的冯景,问道:“冯景,去问问石得一,看看梁从吉那边可有回信?”
“诺!”
做完此事,向太后就看向赵煦,道:“六哥……”
“儿臣在……”
“六哥既这般看重那太学生,自当好生保护……”向太后悠悠的说道:“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以贾长沙为鉴!”
向太后读过史书,自然知道一个年轻人,若骤然得到最高层的赏识、重用。
那么对他来说,这可能是灾祸!
远有贾谊,近有当年熙宁变法时,先帝所任用的那些年轻大臣们。
包括章惇在内的大部分新党大臣,个个脑袋上迄今都还贴着‘幸进少年’的标签。
很多人,都在内外攻击下,如贾谊般陨落了。
譬如张唐英、候叔献……
元丰时,向太后就经常听自己丈夫念叨‘若张次公在,朕何愁这般’‘使候景仁未死,黄河不为患也!’。
“儿臣明白!”赵煦看着向太后道:“故此,儿臣一直只是命人关注着该生的日常起居,并未直接拔擢!”
“恩!”向太后点头。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