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赫瑞姆已在您意志的指引下整肃待命,大人。”雷萨里特的声音则如金铁交击,简洁有力。
“大人!看到您平安归来,德赫瑞姆的天空都明亮了!”马尼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的圆脸上洋溢着真挚的喜悦,“一切都依照您离开前的规划在发展,西外城与东外城主体已经完工,蓝星同胞们已悉数迁入,安置妥当,内城区域完全由我们的战士和核心人员驻守,秩序井然!”
沈穆翻身下马,亲自上前,一一扶起三人。
他的手掌在触及法提斯和雷萨里特的肩甲时,能感受到那冰冷金属下澎湃的力量与忠诚;握住马尼德的手时,则感受到对方因激动而微微的颤抖。
“法提斯,雷萨里特,马尼德,”沈穆的目光扫过三位重臣,带着赞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们做得很好。德赫瑞姆能有今日气象,皆是尔等心血浇灌。这片土地,是我们最坚实的盾,也是我们刺向深渊的矛。”他抬头,目光再次掠过那高耸的城墙和无垠的麦田,“走吧,让我看看我们的家。”
在三位重臣和圣树骑士的簇拥下,沈穆一行通过巨大的西城门,正式踏入德赫瑞姆的外城区域——西外城。
甫一进入,便是一条宽达二十米、用平整石板铺就的中央主干道,笔直地通向远方内城的第二道城墙。道路两侧的景象,瞬间将人拉入一个充满中世纪生活气息的、略显拥挤却生机勃勃的世界。
主干道两旁,是连绵不断、鳞次栉比的三层石木结构楼房。这些建筑是马尼德引以为傲的杰作,也是安置大量蓝星移民的核心住所。地基和承重结构由坚固的本地青石砌成,确保稳固;往上则是粗大原木构成的框架和墙壁,木材表面涂有防虫防腐的深棕色涂料,散发着淡淡的松脂气息。每一栋楼都显得厚重而实用,窗户大小适中,镶嵌着透明度不高的玻璃或蒙着油鞣皮革。
这些“集体寓所”的设计显然经过精心考量。
每栋楼的一层通常是公共空间或小型商铺、手工作坊。
可以看到敞开的门脸里,铁匠学徒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农具或简单的铁件;面包房里飘出诱人的麦香;裁缝铺门口挂着成衣;杂货铺的老板正将成捆的麻绳和陶罐搬到门口。二层和三层则是密密麻麻的住户单元。
每个单元面积不大,但通过狭窄的户外楼梯和走廊相连,最大化了空间利用率。此刻正是清晨忙碌时分,不少窗户敞开,晾晒着洗好的衣物,五颜六色的布料像旗帜一样在微风中招展。
妇女们在公共水井旁排队汲水,交谈声、孩童的嬉闹声、商贩的叫卖声、还有远处磨坊的沉闷声响,交织成一片充满烟火气的喧嚣乐章。
“大人请看,”马尼德指着路旁一栋典型的楼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按照您的指示和我的规划,这样的三层石木屋,每栋能稳定、舒适地容纳五十名成年居民。我们严格规划了街区,留有防火巷和小的社区广场,水井和公共厕所也按区域配置。虽然拥挤了些,但卫生、安全和基本生活都能保障。蓝星的同胞们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已基本适应,不少人已经开始在作坊里工作,或者租下铺面做些小生意了。”
沈穆的目光缓缓扫过街道。他看到穿着蓝星样式改装的粗布衣服的人们在忙碌,看到穿着斯瓦迪亚皮甲或民兵服饰的巡逻队在维持秩序,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或同一个水井旁,虽然还带着些许生疏,但至少有了共存的秩序。街道虽然宽阔,但因人流和两侧林立的摊位,多是售卖新鲜果蔬、粗粮、简单手工艺品,而显得熙熙攘攘。
空气中弥漫着面包、马粪、木柴烟、汗水和刚出炉铁器的混合气味——这是生活的味道,是人口聚集区特有的“人味”,虽不芬芳,却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秩序井然,物阜民安。马尼德,你功不可没。”沈穆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真正的赞许。这西外城,虽然远称不上奢华,甚至有些粗粝,但它高效、实用,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它像一个巨大的蜂巢,正源源不断地为德赫瑞姆这台战争机器提供着基础的人力、物资和活力。这比任何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