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都市言情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第409章 一纸长信寄清欢

第409章 一纸长信寄清欢(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灵异:我能强化万物 黑欲青春 盖世丹圣 奥特搞事日常 江湖听风录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一边读书一边修行 重生后,我娶了未来的县委书记

如今才懂,中秋夜的“长”,从不是时光走得慢,而是心里装着太多的惦念——惦念着远方的父母是否添了厚衣裳,惦念着家里的桂树是否又开了满枝满桠,惦念着下一个中秋,能否不用隔着屏幕说“团圆”,而是真真切切地和牵挂的人坐在一起,再赏这轮不变的月,再聊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小事。

抬头再看月亮,它依旧悬在墨色的天幕上,清辉如初。没有云絮遮挡,它像被清水洗过的玉璧,温润而明亮,边缘晕着淡淡的银晕,把周围的夜空染成了浅紫色。远处的屋顶被月光照得泛着淡蓝的光,树梢的轮廓清晰可见,连巷口那株老槐树上的枯枝,都被月色描上了一层银边。忽然想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的“皎皎空中孤月轮”,可这月亮哪里是“孤”的?它照着故乡庭院里的石凳,也照着异乡出租屋的窗台;照着饭桌上团聚的笑脸,也照着手机屏幕前思念的眼眸;照着孩童手里晃动的灯笼,也照着老人鬓边的白发。它像一双温柔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人间的岁岁年年——看着我们从攥着月饼糖渣的孩童,长成背着行囊远走他乡的大人;看着我们从不懂离别,到学会把牵挂藏在“中秋快乐”的问候里。它始终用同一片清辉,把我们与牵挂的人悄悄连在一起,不管隔着几座山、几条河,只要抬头望见它,就知道“我们共赏着同一轮月”,这份联结,从来不曾断过。

桌上的桂花茶凉了些,我起身去厨房添了些温水,又从玻璃罐里舀了一勺温蜂蜜。那蜂蜜是去年母亲寄来的,罐身上贴着她手写的“桂花蜜”标签,字迹带着她特有的娟秀,边缘还沾着一点桂花的碎末。蜂蜜倒进茶杯里,琥珀色的蜜液顺着杯壁缓缓流下,与浅黄绿色的茶水融在一起,搅开时,杯底沉淀的干桂花慢慢浮上来——那些桂花是去年秋天我自己晒的,小小的花瓣皱巴巴的,泡在水里却渐渐舒展,在月色下泛着淡金色的光,像撒在茶里的小星星。

喝一口茶,清甜里带着淡淡的桂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涩——那是干桂花本身的味道,不浓烈,却恰好中和了蜂蜜的甜。这味道像极了中秋的滋味:有家人团聚的甜,有异乡思念的涩,有回忆里的暖,也有对未来的盼。可正是这些滋味混在一起,才成了最真切的“人间味”,像寒夜里的暖炉,像雨天里的伞,妥帖地裹着我们的心,让我们知道,即便有离别、有牵挂,这人间依旧有值得奔赴的温暖。

或许明日醒来,巷子里的桂香会淡一些,昨夜的月色会藏进云层里,桌上的月饼盒会被收进橱柜,杯底的桂花也会沉淀下去。但今夜的这份“清欢”,会像一颗被月光浸润过的糖,悄悄藏在记忆的匣子里。等日后某个寻常的夜晚,或许是加班回家的路上,或许是某个安静的黄昏,只要想起这轮月亮,想起这满径的桂香,想起那句带着温度的“中秋快乐”,心里就会泛起一阵暖意,像有人轻轻拍了拍你的肩,告诉你“别慌,牵挂的人都在”。

毕竟,中秋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一夜月色,不是吃完一块月饼就结束的仪式,而是藏在岁月里的“念想”——是母亲手里刚蒸好的桂花糕,热气腾腾的,咬一口满是桂香;是父亲泡在酒坛里的桂花酒,酒液金黄,等着来年开封时的醇厚;是远方朋友寄来的月饼,包装上贴着她手写的便签:“记得吃,就当我陪你过中秋啦”;是每一次抬头望见月亮时,心里涌起的那句轻声感叹:“真好,我们共赏着同一轮月”。这些念想,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在时光的河里,泛起的涟漪,就是我们心里最温暖的回忆。

愿这念想,能陪着你走过秋冬的寒凉,走过春夏的忙碌,等到下一个中秋,再带着新的故事——或许是你终于回到了故乡,或许是牵挂的人来到了你的城市——与他们重逢在月色里。我们可以坐在庭院里,泡一壶新的桂花茶,切一块刚烤好的月饼,听父亲讲他新学的养生知识,听母亲说家里的桂树又长高了几寸,听孩童叽叽喳喳地讲学校里的趣事。风还会吹,桂还会落,月亮还会挂在天上,但这一次,我们不用隔着屏幕说“想你”,只用笑着碰一碰茶杯,说一句“今年中秋,真好”。

而此刻,风还在轻轻吹着,桂花瓣还在悄悄落着,月亮还在天上散发着清辉。不如再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咬下一口——让豆沙的绵密、五仁的香脆、莲蓉的清甜,在舌尖慢慢化开;再抬头望一眼月色,让那片清辉落在脸上,像被温柔的手轻轻抚摸。把这夜的桂香、月色、牵挂与清欢,都悄悄藏进心里,留待日后某个想念的时刻,再慢慢回味——回味这人间最寻常,也最珍贵的温暖。

中秋夜语:一纸长信寄清欢(再续)

指尖捏着半块未吃完的椒盐月饼,饼皮上的芝麻在月色下泛着细闪,咬下一口,咸香里裹着淡淡的椒香,忽然就想起奶奶做的椒盐月饼——她总爱在馅里多放些磨碎的花椒叶,说是“解腻”,烤出来的月饼边缘带着焦香,凉透了吃,饼皮还会簌簌掉渣。小时候我总嫌这味道“怪”,偏爱甜腻的豆沙馅,如今再尝,却觉得这咸香里藏着最踏实的家常味,像奶奶坐在灶前烤月饼时,围裙上沾着的面粉香,像她翻烤月饼时,嘴里念叨的“慢些吃,别烫着”。

风又吹来了,这次带着远处传来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人途亨通 明抢 妄为 穿书后意外攻略了苗疆少年 苟在美利坚,我能拾取万物词条 糟糕!新婚夜,和姐姐走错了婚房 亡夫后,诱惹矜贵权臣 私占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乡野副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