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烤红薯,要大一点的。”
“好嘞!”
大爷笑着应着,打开烤炉的盖子,一股浓郁的焦香扑面而来。
他用铁钩勾出一个最大的红薯,放在秤上称了称:“一斤二两,八块钱。”
我付了钱,接过红薯,烫得赶紧换手,大爷笑着递过来一张油纸:“小心烫,用这个包着,慢慢吃。”
我剥开烤红薯的外皮,金黄的果肉冒着热气,里面的红薯肉软软的,像蜂蜜一样流心。
咬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焦香,暖乎乎的感觉从舌尖传到胃里,再传到心里,下午工作的疲惫和烦躁,都被这甜甜的暖意融化了。
我捧着烤红薯,边走边吃,偶尔遇到熟悉的商贩,他们会笑着跟我打招呼:“丫头,又买烤红薯啦?”
我点点头,笑着回应,心里满是惬意。
回到家,我先把买回来的菜收拾好——青菜洗干净,沥干水分,放在盘子里;西红柿切成小块,装在碗里;小葱择干净,切成葱花。
然后系上围裙,开始做饭。
我做饭算不上特别拿手,却格外喜欢这个过程,觉得做饭是一件很治愈的事。
洗菜的时候,我会把水龙头开得小小的,听着水流“哗啦啦”
的声音,看着青菜在水里慢慢舒展,变得更绿、更鲜亮;切菜的时候,菜刀在案板上“咚咚”
作响,像是在打节拍,把西红柿切成小块,把土豆切成丝,把肉切成片,看着食材在自己的手里变成想要的样子,心里很有成就感;炒菜的时候,先把油倒进锅里,等油热了,放入葱花爆香,再把食材倒进去,“刺啦”
一声,油花溅起,香味瞬间弥漫整个厨房。
有时候,我会做妈妈教我的红烧肉。
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放在冷水里焯水,去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