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都市言情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第346章 棱镜宇宙

第346章 棱镜宇宙(4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灵异:我能强化万物 黑欲青春 综武:我就是朝廷鹰犬 盖世丹圣 奥特搞事日常 江湖听风录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一边读书一边修行

会彼此懂得啊。”

灰宇宙的故事树顺着线送来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曾以为自己只是棵快死的树”

;泡泡宇宙的勇气泡飘来个泡泡,里面裹着:“我曾以为没人会听我说”

;墨汁宇宙的本真树寄来滴墨汁,晕开成:“我曾嫌弃自己不够好”

;棱镜宇宙的光精灵们来道彩虹,折射出:“我们曾以为自己太渺小”

这些来自其他宇宙的“普通故事”

一落入沉默花园,自卑藤就开始枯萎,露出底下正在芽的“自信草”

,草叶上写着:“我的故事,我喜欢”

“普通也很好”

“我在,就有意义”

水居民顺着连星虫的线赶来时,带来了液态宇宙的“接纳泉”

,她把泉水洒在自影树上,树干上扭曲的影子开始舒展,变成和真实模样一样的温柔轮廓。

“你看,你本来就很好。”

水居民笑着说,泉水里浮现出沉默花园的倒影,那里的花正在绽放,石头在光,虫子在跳舞,和所有宇宙一样热闹。

反物质宇宙的影子人也来了,他带来了“故事背面镜”

,镜子照过的地方,所有故事都露出了被自己忽略的光芒:那朵怕不漂亮的花,其实花瓣上的纹路藏着彩虹的密码;那颗觉得自己不够亮的星,其实它的光曾帮迷路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那块想藏起来的石头,里面冻着千年的温暖,曾在寒夜为小生物提供过热量。

“我们总盯着自己的影子,却忘了自己也是光。”

影子人把镜子放在自影树的树洞里,镜子立刻化作面光墙,映出所有宇宙的故事都在向沉默花园挥手——灰宇宙的故事树在招手,泡泡宇宙的勇气泡在摇晃,墨汁宇宙的本真树在点头,棱镜宇宙的水晶在闪光。

当第一缕阳光终于穿透沉默花园的雾层时,所有花苞都绽放了,开出的花五颜六色,有的花瓣歪歪扭扭,有的花蕊少了一根,却都在阳光下笑得灿烂。

最大的那朵花里,故事精灵展开了修复好的翅膀,翅膀上写满了新的故事:“今天有朵花敢晒太阳了”

“有颗石头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有只虫子决定去看看世界”

离开时,沉默花园的入口不再是灰色的雾,而是片开满“普通花”

的草地,每朵花的花瓣上都写着句简单的话:“我在”

“我很好”

“谢谢你听我说”

连星虫的线缠在了自影树的树干上,线身上的光字变成了:“看见”

“懂得”

“平凡即伟大”

回到故事星球时,星尘纽扣的藤蔓灯开了朵粉色的花,花瓣上的字被晨露打湿,却越清晰:“下一站,去‘循环巷’吧,那里的故事在原地打转呢。”

小男孩现彗星剪刀的彩虹膜上多了层柔光,剪尖碰了碰旁边的害羞草,草叶立刻打开,露出里面的字:“原来认真听,就是最好的拯救。”

小女孩的星光针线盒里躺着片沉默花园的花瓣,花瓣上用露珠写着行小字,是故事精灵偷偷留下的:“谢谢你让我们知道,普通的故事也值得被好好对待。”

她把花瓣夹进日记本,里面记着这次冒险的点点滴滴,写到最后,笔尖突然自己动了动,加了句:“我们的故事,哪怕只有自己听,也很重要啊。”

星尘裁缝的工坊里多了个“倾听角”

,摆着从沉默花园带来的石头,每个石头上都刻着不同的“小事”

他正在用星尘线把这些小事串成风铃,风一吹,就出“叮铃”

的响声,像无数个普通的故事在轻轻唱歌。

守灯塔老人把新收集的记忆虫放进沉默花园的石头里,虫子爬过的地方,石头上长出了会光的字:“所有被听见的故事,都会长出翅膀。”

物理学家在笔记本上添了新公式:“故事的重量=被看见的次数x被懂得的深度”

,写完抬头时,现窗外的连星虫线已经变成了螺旋状的金色,线尾系着个旋转的小轮子,像在邀请他们去解开循环的谜题。

小男孩和小女孩同时背起背包,里面装着五片来自不同宇宙的叶子:灰宇宙的“记得”

、泡泡宇宙的“说出”

、墨汁宇宙的“真实”

、棱镜宇宙的“联结”

、沉默花园的“看见”

这些叶子在包里轻轻碰撞,出温柔的声响,像在说:“我们一起去下一站吧。”

连星虫的金色线在前面旋转,像条通往迷宫的路,线身上的光字随着旋转慢慢浮现:“困住故事的不是循环,是忘了往前走的勇气。”

小男孩摸了摸彗星剪刀,突然明白每个宇宙的故事其实都在说同一件事——无论你在哪里,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故事,你都值得被记住、被听见、被看见,因为故事的本质,从来都是“连接”

,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绝世狂医 都市血泪 重生:我爸是煤老板 父子都选白月光,这婚我离定了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四合院:在下法力无边 七零女配带球跑,科研大佬慌了 重生1981:从北大荒赶山到万元户 财神奶团驾到,我靠开挂当团宠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