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是一名刚刚培训毕业的新人,入职不到一个星期,这是他参与的第一次行动。
而他的入职推荐人,就是这位现场指挥官。
不过这两人没有明面上的亲属关系。”
导演:“……”
这还有坑?你让我点评行动失误和口头指责指挥官我就敢,毕竟言论自由嘛。
可是这种涉及内幕交易的我就不敢批评了!
搞不好这个人是警局高层安排的呢?只是借指挥官的手进入警队而已。
主持人:“所以,导演,你的疑问有答案了,这位新人因为紧张而没有按照要求去执行任务,所以才直接开枪射击吴。
按照警方的规定,第一位冲进现场的警察,功劳会加倍计算;但是警方也有另一条规定,入职第一个月的新人,不能安排为突击手,只能安排外围协助或者支援角色。
这两条规定一叠加,证明现场这位指挥官,除了导演你说的不专业以外,还有违反规定借机给自己人争取功劳的嫌疑。”
三位嘉宾:“……”
嗯,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是这一点我们不敢点评。
我们又不是议员,人微言轻,警局大佬碾死我们和碾死蚂蚁没什么区别。
失策,怎么来之前没先去查一下福克斯和警局的人是属于哪个党派的呢!
主持人:“警官,其它两位嘉宾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了,也请你在专业的角度点评一下。”
我反正把要说的观点都说出来了,你们回不回应是你们的事情,我主持我的。
前警官:“咳咳……我比较认同华学家的看法,导演的看法我保留意见。
毕竟反恐现场的气氛都会非常的紧张,计划出现漏洞也是常有的事情。
说到提前利用盲区找人去和人质沟通,其实也会出现人质喧哗或者店员动作过大被匪徒现的可能……”
主持人:“我觉得以我们星条国人民的教育水平和心理素质,应该不会出现警官你说的这种情况,倒是那些低素质低教养的人会生这种情况。
我推断,如果按照导演的方法提前递纸条,人质方面可能不会有喧哗,不过店员开门的时候会不会暴露就不敢保证了。”
导演:“……”
虽然你明面上是在支持我,但是我知道你的潜台词,所以我不表态。
前警官:“……”
我们知道人质里面有白种人,我们也知道店员是黄种人,可我只是说一个可能性而已,你用不用得着直接联系到种族问题上啊?
前警官:“咳咳……毕竟有充裕的时间,那么花点时间去开门也不耽误事。
至于枪击吴的事情,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特警看到吴穿着匪徒同款的避弹衣,手里还拿着枪,第一反应肯定是认为吴是匪徒。
在匪徒手里有武器的时候,不管是不是有对准自己,警察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都是可以直接开枪射击的。
这点就是说到法庭上也是没问题的。
所以,吴被枪击这件事,只能怪他自己没有及时扔掉手枪,其它人都没有任何的失误。”
说实话,警官自己也认可导演的说法,可是他毕竟是警察出身,以后很多事情还得依赖警察系统的人脉帮忙,所以还是得站在警察这一边的。
主持人:“你们说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嘉宾集体暴汗:又来!
主持人:“这个开枪的警员既然是警司推荐进来的,那么可以视作警司的人。
而警司在事后布的公告里面,有冒领消灭罪犯功劳的嫌疑。
结合起来看,或许,在警察突击的时候,警司就想到了冒领功劳,通过看监控视频,于是示意警员进去后击杀吴粦灭口,然后把吴粦定义为恐怖分子,这样就死无对证了。”
嘉宾沉默……这脑洞很大,牵扯太广,不敢回答。
主持人:“谢谢警官的分析。
警官的说法和导演的分析、还有我提供的资料一旦结合起来,可以说基本就是警察那边这次行动之所以有那么多纰漏的原因所在了。
当然,纰漏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严重的,让我们看最后一条片段。”
接下来就是视频的最后部分,甲报复性屠杀,更多的人伤亡,警察大量进场,甲被击杀,刘靓被抓。
主持人:“现在所有的视频都看完了。
大家对于最后生的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