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深处,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当元瑶终于将那一小截养魂木的本源之力初步炼化,稳固住神魂伤势,从深度入定中苏醒时,她看到的韩墨羽,已然与数月前截然不同。
他静静地盘坐在阵法一角,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如同深潭之水,波澜不惊。
筑基后期巅峰的灵压被完美地掌控在方寸之间,没有丝毫外泄。
眼神清澈而深邃,过往的锋芒被一种极致的沉静所取代。
显然,在这段为她护法、同时自身疗伤的时间里,他已将状态调整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见元瑶醒来,气息强盛了何止一筹,虽然距离全盛时期尚远,但那份源自神魂深处的虚弱感已荡然无存,韩墨羽眼中闪过一抹欣喜,起身拱手道:“恭喜前辈伤势大愈!”
元瑶微微颔,感受着体内久违的充盈感,目光落在韩墨羽身上,清冷的语气中也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你的状态,很好。
可是准备……炼丹了?”
“正是。”
韩墨羽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向元瑶,“材料已然齐备,状态亦至巅峰,晚辈欲在此地,开炉炼制降尘丹!
还请前辈为我护法!”
此地虽处鬼雾礁深处,但有噬魂鬼王余威尚存(短时间内无强大鬼物敢靠近),加之两仪微尘阵隐匿,反而比外界许多地方更安全。
而元瑶伤势好转,有她这位见识广博、实力深不可测的前辈护法,无疑是炼丹成功的重要保障。
元瑶没有半分犹豫,干脆利落道:“可。
你只管专心炼丹,外界一切,有我。”
得此承诺,韩墨羽心中大定。
他不再多言,走到阵法中央早已清理出的空地上,袖袍一挥,一尊半人高的赤红色丹炉轰然落地。
此炉名为“赤蛟鼎”
,是他花费巨大代价购得,品质上乘,能极大提升控火效率和成丹率。
他先是屏息凝神,绕着丹炉缓缓行走,每一步踏出,都有一道灵光打入地面,布下一个小型的“聚灵静心阵”
,以辅助凝聚心神,稳定丹火。
准备工作就绪,韩墨羽在丹炉前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再次将炼制降尘丹的整个流程,包括每一个手诀、每一次投药的火候时机、可能出现的丹象变化以及应对之法,在脑海中细细推演了数遍。
直到确认毫无疏漏,他才猛然睁开双眼!
那一刻,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专注,仿佛整个天地间,只剩下他与眼前的丹炉。
“起!”
他低喝一声,双手掐诀,一道精纯的筑基真火自指尖射出,落入赤蛟鼎底部的火口。
真火起初只有一簇小火苗,但随着韩墨羽法力的持续注入,迅化作一团稳定的赤红色火焰,包裹住丹炉底部,开始均匀预热。
预热过程持续了整整一日,韩墨羽心神高度集中,精准控制着火焰的温度,不敢有丝毫差池。
直到丹炉壁泛出淡淡的赤光,散出均匀的热力,他才开始动作。
他先拿起的是几样用于“净炉”
和“定基”
的辅药,手法娴熟地投入炉中。
药草在高温下迅融化、淬炼,化作晶莹的药液,在炉底铺开,形成一个稳定的药性基础。
接着,便是按照丹方顺序,开始投入一味味主药和辅药。
五百年玉髓芝,投入时需以文火慢煨,逼出其中玉髓精华。
血灵花,需在特定温度下瞬间投入,以烈火锁住其血气灵性。
天青果,则需以法力包裹,悬于炉中,受炉气熏蒸,缓缓释放果中清气。
每一步,韩墨羽都如同最精密的器械,手法流畅而精准,对火候的掌控妙到毫巅。
他的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清明,动作没有丝毫变形。
强大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密切关注着丹炉内每一丝药性的变化与融合。
元瑶静坐在不远处,看似闭目养神,实则神识早已笼罩整个沉船区域,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的感知。
她的目光偶尔会落在韩墨羽身上,看着他行云流水般的炼丹手法和那全神贯注的侧影,清冷的眸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赞赏。
此子心性坚韧,于丹道一途,确有非凡天赋。
炼丹的过程漫长而枯燥,足足持续了七七四十九日。
期间,丹炉内时而传出溪流潺潺之声,那是药液融合;时而散出奇异清香,那是灵药精华被激;时而又剧烈震动,炉盖砰砰作响,那是不同药性在冲撞磨合,需要炼丹师以精妙手法和强大法力强行调和,稍有不慎便是炸炉毁丹的下场。
韩墨羽的脸色日益苍白,法力与心神的消耗巨大。
但他始终如同磐石般稳坐,每一次丹炉异动,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打出正确的法诀,或是调整火候,或是注入法力稳定药性,将危机化解于无形。
到了最后几日,丹炉内的声响渐渐平息,反而散出一种圆润无暇的宝光,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丹香开始隐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