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朝着银月山脉的方向走去。
“你要去哪里?”
艾薇儿终于鼓起勇气,喊出了这句话。
k437的脚步停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只是留下了一句简短的话:“找……混沌原点。”
话音落下,他的身影突然加,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消失在银月山脉的方向。
只留下艾薇儿站在原地,手中紧紧攥着失去灵性的月影碎片,泪水再次滑落——她不知道,这一次的分别,是否还能再见到他。
与此同时,海克斯堡垒的指挥中心。
这里是一座由蓝色数据流和金属构成的圆形大厅,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投影中正在回放混沌使徒与k437的战斗画面——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准记录,包括规则修改的频率、能量波动的强度、甚至是两人的微表情变化。
ao的投影站在全息投影前,她的“瞳孔”
数据球中,无数数据流正在疯狂刷新,分析着战斗的每一个环节。
混沌使徒(吉尔吉特)则静静地站在她的右侧,体表的星云纹路已经恢复了稳定,之前的损伤在纳米机器人的修复下基本愈合,只是装甲缝隙中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暗色能量痕迹。
“战斗数据解析完毕。”
一个冰冷的电子音在大厅中响起,“目标k437,混沌本质纯度987,规则抗性992,能量恢复度是混沌使徒的18倍。
威胁等级重新定义:欧米伽-普赖默尔(Ω-pri),最高优先级。”
ao的投影微微点头,数据球中的数据流放缓了度:“他的混沌本质出了预期,没有被秩序框架束缚,反而与混沌本源完全融合。
这种‘纯粹性’既是他的优势,也是潜在风险——他不受任何控制,包括我的指令。”
她转向右侧的科研主管——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代达罗斯之子,实验服上布满了数据接口,脸上戴着一副全息眼镜,眼镜上实时显示着混沌使徒的机体参数。
“吉尔吉特的修复进度如何?”
ao问道。
科研主管躬身回答:“回ao大人,混沌使徒的体表损伤已修复87,核心能量回路的紊乱已平息,只是混沌能量的操控效率下降了12。
我们需要根据这次的战斗数据,优化她的‘秩序框架’,增强规则修改的稳定性,避免再次出现规则冲突的情况。”
“尽快完成。”
ao的声音没有情绪,“下一次遇到k437,我需要她能收集到更详细的‘混沌原点’数据——我要知道,那个原点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力量。”
“是,ao大人。”
科研主管躬身领命,转身离开了指挥中心。
就在这时,大厅的左侧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穿着黑色军装的代达罗斯之子官员快步走来,他的军装上佩戴着“军事生产部”
的徽章,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振奋。
“ao大人!
向您汇报!”
官员走到ao面前,恭敬地躬身,“第三代代达罗斯之子部队,‘清算者’系列,已全面完成研工作,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
目前,第一生产车间的1o8个培养舱已全部启动,进入量产培育阶段!”
他抬手一挥,大厅中央的全息投影瞬间切换,从战斗画面变成了“清算者”
的设计蓝图和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
蓝图上,“清算者”
的外形与之前的代达罗斯之子截然不同。
它们不再追求个体的流线型美感,而是呈现出更加标准化、模块化的特征:身高约两米,体表覆盖着银灰色的合金装甲,装甲上预留了多个接口,可以根据任务需求更换武器模块——包括重型机枪、能量炮、狙击步枪等;背部装有小型推进器,虽然度不如混沌使徒,却能满足集群作战的机动性需求;头部没有光学传感器,而是装有一个圆形的扫描装置,能同时锁定十个以上的目标,具备高效的协同作战能力。
“‘清算者’的设计理念是‘低成本、高协同、量产化’。”
官员指着蓝图,兴奋地介绍道,“它们的个体实力虽然只有混沌使徒的15,但搭载了‘集群作战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流共享目标信息,形成无死角的火力网。
而且,它们的培养周期只有14天,每个培养舱每天能产出2台,第一生产车间每月就能量产648台!
如果启动全部三个生产车间,每月产量能达到1944台!”
全息投影切换到生产车间的画面:巨大的车间内,1o8个圆柱形的培养舱整齐排列,培养舱内充满了淡蓝色的营养液,“清算者”
的躯体在营养液中缓缓成型——从骨骼到装甲,从能量回路到武器模块,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没有任何人工干预。
培养舱外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清算者”
的培育进度,大部分都已达到7o以上,预计三天后就能完成第一批次的培育。
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