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
胡惟庸便派人将这唯一的隐患,
彻底铲除。
手段之狠,令人胆寒。
“先生。”
“但那些剩下的淮西旧臣,您又是如何处理的?”
杨奉始终有些疑惑。
楚王与吴王谋反一案,
牵连甚广。
许多官员被抄斩,株连无数。
却无人查到您的头上。
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难道,
您的势力真如传闻所说,
已经大到能遮天的地步?
“杨奉。”
“我从不拉帮结派。”
“更不会与朝臣来往过密。”
“除了你们几个亲信弟子。”
“至少,皇上是这么看的。”
“所以,我才能安然无恙。”
“但我与那些人之间的联系,远比表面看上去复杂。”
“或许,锦衣卫也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或许太子殿下知情。”
“也可能摄政王知晓。”
“甚至陛下心中有数。”
“但凡事讲求凭据。”
“本相乃朝廷重臣。”
“若无真凭实据。”
“岂能奈何本相。”
“这便是本相无所顾忌的缘由。”
“况且谁敢背叛本相。”
“他们的性命荣辱,尽在本相掌控之中。”
“若有人敢妄言一句。”
“下场如何,心知肚明。”
“何必多言。”
胡惟庸是淮西勋贵中资历最深的人物,但他从不轻易显露锋芒。
他行事低调,却能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自如。
这才是胡惟庸真正的手段!
左右逢源,是他的处世之术!
尽管。
种种迹象都指向胡惟庸。
却始终缺乏确凿证据。
没有铁证,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可惜。
当今圣上并非昏庸之主。
否则。
那一套阿谀奉承的功夫,也足以立足朝堂。
“老师果然高明。”
“学生心服口服。”
杨奉眼中流露出敬佩之意。
这正是胡惟庸传授他的为官之道——不轻易亲近一方,也不贸然树敌。
始终保持中立,却又深陷其中!
言语交锋。
才是最犀利的武器!
既能搅得局势动荡!
又能做到悄无声息地伤人!
“杨奉。”
“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是我所有学生中最有潜力的一个,为师定会助你登上右相之位,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莫让为师失望!”
“另外,让你查的事,可有眉目?”
胡惟庸对杨奉颇为满意,但目光依旧深沉地盯着他问:“他到底病了没有?”
“回禀老师。”
“已确认无疑。”
“刘伯温的确病势沉重,命不久矣。”
“如今只是勉力支撑一口气。”
“最多撑不过一年。”
杨奉嘴角微扬,随即拱手道:“学生已买通医坊药师,也掌握了刘伯温的药方。
若老师不愿他再活一年,学生自会处理,绝不牵连老师。”
“刘伯温必须除掉!”
“他若不死!”
“为师寝不安枕!”
“此人太过可怕。”
“为师始终看不透他在想什么!”
“如此人物,断不可留!”
“一旦他重返中书省。”
“我们便无立足之地!”
胡惟庸眼神阴冷,随即向杨奉做了个割喉的手势:“下手要干净,改动他的药方,但不能用毒,最好是药性冲突导致病情恶化。
为师相信你能办妥。”
“学生明白。”
“刘伯温所用的药材,全由刘府药童亲手准备。”
“只要是人,内心便存有欲望。”
“属下自有办法让他动摇。”
“在刘伯温服用的药里动些手脚。”
“叫他难以康复,病根难除!”
杨奉果真是胡惟庸的门生,深得其心术与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