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你儿子允恭,是不是也快到成亲的年纪了?”
“你看咱家宁国公主怎么样?”
“有没有意思跟皇室结门亲?”
朱元璋见朱涛点头,笑呵呵地望向徐达:“这可是我最疼爱的女儿,你小子可偷着乐吧,能娶到她,你可是占大便宜了。”
“嫂子。”
“我没听错吧?”
徐达神情一滞,转头望向马皇后,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娘娘今日这道烧鹅,真是为着把宁国许配给我家允恭?除了这桩事,当真没有旁的用意?”
他心里始终存着几分疑虑。
堂堂皇皇后的烧鹅,怎会这么轻易就能入口?
自己未曾付出半点代价,总觉得这份厚礼来得太突然。
“这话可说得见外了。”
“我何时让你吃过亏?”
“咱家允恭难道配不上宁国?”
“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
“齐王之名,威震四方!”
“难道还比不过你家那小子?”
“更何况宁国,那可是你嫂子和我心头的宝贝,别说许人,当年许给梅思祖的侄儿,我们也是思前想后,后来要不是他们家出了事,还不知怎么收场。”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给徐达夹了块鸭腿,眯着眼笑道:“等他们成亲后,你我也能抱上孙子了。”
徐达听罢,心里踏实了不少,生怕皇帝改口,顾不得这是私宴,立即起身叩:“臣谢陛下赐婚!”
“还有一事。”
“把那些陈规旧习都废了吧。”
“不用建什么公主府,就住进徐家,每日晨昏都得向公婆问安。”
“我不喜欢那些公主让公婆叩拜的陋习!”
“若宁国有半点违逆。”
“爹。”
“您只需一句话,我亲自去收拾她!”
朱元璋生怕宁国惹出是非。
她性子跳脱,远不及朱镜静那般温顺懂事,若将来在徐家耍起脾气,那可就成了徐家的麻烦。
“确实如此。”
“我也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
“至于公主府的花费,内府照常拨付,当作嫁妆一并送入徐国公府。”
“等允恭随蓝玉出征归来,便为他们完婚。”
朱元璋早有意将宁国嫁出宫门,但一直未遇合适人选。
邓国公之子邓镇、汤王府的汤鼎皆已成婚,虽尚无子嗣,却也不能让公主屈居侧室,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于是,这门亲事便落在了徐达身上。
允恭是徐家长子,年少有为,去年刚刚及冠,虽说比宁国小了一岁,但这点年纪差距并无大碍。
更何况,允恭是朱元璋帐下得力战将,兵法韬略尽得其父真传,未来必是大明栋梁之才。
这桩婚事,于徐家无损,于皇家亦有益处。
喜上加喜!
“但允恭恐怕镇不住宁国。”
“连我都管不住那丫头,更何况徐允恭?”
朱涛眉头微皱,旋即舒展开来。
他心里清楚,自家妹妹性子急,但徐允恭若能多加包容,反倒能成就一段良缘。
两人虽性情迥异,却未必不能相守。
“女子出嫁,自当以夫家为重。”
“脾气也得收敛一些。”
“此事她做不了主。”
朱标轻轻颔,心中自有思量。
徐允恭性格温吞,怕是压不住宁国公主的性子。
可这事,本就不容她任性。
“爹。”
“你们慢慢谈。”
“我去看看汤炖好了没有。”
朱涛瞥了眼正谈笑风生的朱元璋与徐达,转身进了小厨房,端出早已炖好的鸡汤。
接着,他走入坤宁宫内室,见徐妙云正躺在床上逗孩子,笑着说道:“那些丫鬟手脚笨拙,还是我来照顾你吧。”
“妾身怎敢劳动齐王大驾?”
徐妙云抬起头,冲朱涛笑了笑,招手道:“我自己来就好,你哪里会照顾人呢?”
“你这是看不起我?”
“妙云。”
“能让我亲自伺候的人,可不多。”
朱涛一边说着,一边坐到榻边,将鸡汤舀入碗中,又看了看怀中的孩子,脸上浮起温柔笑意:“这是我亲手炖的,还有娘亲自指点,得多喝些。
晚上我再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