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得弄死你们两个小崽子!”
“岳父!”
“徐叔!”
“汤叔!”
“那时候不是年纪小不懂事嘛。”
“你们跟小孩子计较啥。”
朱涛和朱标一脸理所当然地看着汤和与徐达继续说道:“我们听老爹说过,你们小时候也偷过刘财主家的牛,还偷偷杀了吃肉!”
“老哥!”
“当初虽然我们也馋,可你就不馋?”
“咱几个一起干的事,怎么就我们兄弟背锅?”
“还有老六!”
“还有老七!”
“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朱元璋望着怒火中烧的徐达和汤和,脸上一阵热,干笑两声说道:“这种丢人事我哪会说出口。
都是你们嫂子教训孩子时随口提的,我什么时候跟我儿子们说过我偷牛的事。”
“咳咳。”
“都过去的事了提它干嘛。”
“今天孩子们请吃烧烤,做长辈的也得有个长辈样。”
这时,马皇后从内堂缓缓走出来,轻轻拍了拍老朱,便走向朱雄英。
见他手里还拿着羊肉串,笑着捏了捏他的鼻子:“怎么还是这么嘴馋,宫里的好东西都被你吃光了,还抢你二叔的烧烤吃。”
“参见娘娘!”
“参见太子殿下,参见齐王殿下!”
“参见皇长孙殿下!”
“参见太子妃娘娘!”
“参见齐王妃娘娘!”
太子内官李恒拖着他那肥胖的身子,低着头快步跑进来说:“燕王朱棣带着一名和尚已经到了东宫,要见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说是事关国本,奴才不敢耽搁,立刻赶来坤宁宫禀报。”
“和尚?”
“老四带个和尚回来干什么?”
“还事关国本?”
“皇父。”
“皇母。”
“儿臣告退。”
朱标与朱栭神色一肃,随即朝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徐达、汤和拱手一礼,随即迈步离开坤宁宫。
聚会随时可以再聚,但大明只有一个,事关国家根本的事,岂能耽搁!
太子东宫。
“大哥,二哥。”
“你们总算回来了。”
朱棣见朱标与朱栭走进东宫大门,立刻迎上前去说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
“竟能让你说出‘动摇国本’这四个字?”
朱栭微微蹙眉看向朱棣,朱标也是一脸凝重。
他们都知道,这个五弟向来不拘小节,今天竟能如此正经,可见事情非同小可,绝非寻常军务或国事可比。
“大哥,二哥。”
“我此次前往开封府,听到一关于凤阳的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棣语气低沉,面色沉重。
凤阳是他们的故土,如今却陷入困苦,而他们却后知后觉。
“就是那件事。”
朱标与朱栭对视一眼,随即点头。
果然,他们担心的事终于被人现了。
没想到突破口竟在五弟这里。
锦衣卫查无结果,却被朱棣遇上关键人物,这或许就是天意,不是不查,只是时机未到。
“你带回来的那个和尚呢?”
“带他直接来东宫正殿,我和你二哥在那里等你。”
朱标轻拍朱棣肩膀,便与朱栭转身前往东宫正殿。
“老五这次立了大功。”
“看来这个和尚,就是凤阳那起重大贪腐案最核心的证人了。”
朱栭刚踏入正殿,在偏座坐下,望着朱标说道:“锦衣卫查了这么久,始终查不到实据,只知民间疾苦属实,却无人浮出水面。
我早料此事牵连甚广,没想到老五竟带回了人证。
这一回,看他们还如何抵赖。”
“太子殿下。”
“齐王殿下。”
“燕王殿下已到。”
朱标看了看进来禀报的太监,微微颔,挥手道:“请他们进来。”
“遵命。”
片刻后,太监引领朱棣与一名黑衣和尚步入正殿。
朱棣朝朱标与朱栭拱手道:“臣弟参见太子殿下,参见二皇兄。”
“国子监学生铁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