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的扬州城,到底在哪里?”
朱涛下了车,来到朱元璋身边。
眼前之景,满是凄凉,令人不忍直视。
少年燕王朱棣也赶了过来,却仍找不到扬州城的踪影。
世人皆知,
扬州曾是何等富庶!
谁又能想到,今日竟成这等模样?
即便是曾经的濠州,也远比此时的扬州繁华许多!
遍地白骨森然!
他们的马车,正是踏着尸骨进入城中的!
朱涛望着面前遍布的白骨,心头一片冷然。
他转身对身旁的锦衣卫毛骧说道:“带着孤的王诏,为我大明百姓收敛遗骸。
这些堆积如山的白骨,藏着太多的冤屈。
务必让他们安息。
无论耗时多久,若有人怠慢,孤定斩不赦!”
“遵命!”
毛骧重重地应了一声。
王诏,胜过天命。
更何况,朱涛还有圣上亲赐的“金口玉言”
。
在皇权之下,这位王爷的威严无人可比。
“就在你们脚下。”
朱元璋目光冰冷,眼前这座凄惨的扬州城,让他震撼至极,无言以对。
这才是他统治下的大明朝?不见繁华,只见隐瞒与破败。
“儿臣回宫之后。”
“必彻查此事!”
朱标向朱棣点头示意,继而转身对朱元璋抱拳:“请父皇安心,儿臣绝不放过任何欺瞒父皇的官员,定给父皇一个清楚的交代!”
“扬州主簿鲁明义!”
“率领全城百姓迎接圣上!”
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扬州主簿鲁明义匆匆奔来,身后跟着一群形如乞丐的百姓,齐齐跪在朱元璋面前。
“扬州的百姓都在这里?”
朱元璋满脸震惊,李善长与刘伯温也难掩惊愕。
一城百姓,竟不足百户!
这是何等凄惨。
这是何等荒凉。
这,才是真正的炼狱。
朝堂之上,谁能体会半分?
“回禀陛下。”
“共计一十八户人家,全在这里。”
鲁明义指着身后的百姓,低头哽咽地回话:“还有二十一棵树。”
“赫赫有名的扬州城!”
“竟只剩十八户人家!”
“二十一棵树!”
朱元璋出身贫苦,曾食不果腹,连为父母遮体的衣物都没有。
如今眼前景象,令他心神大震,愤怒之情,难以言表。
“鲁明义。”
“至正初年,扬州尚有十七万人居住!”
“耕地两万余顷!”
“歌舞升平,夜夜笙歌!”
“如今,他们都去哪了?”
朱棣从书中读过扬州的昔日繁华,此刻也满是震惊地看着鲁明义问道。
“回殿下。”
“他们都在蒿草间、荒漠中。”
鲁明义含泪指着眼前的荒地,那满山遍野的白骨,正是昔日的扬州百姓。
“说扬州城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我还不信。”
“现在看来……”
朱元璋低声叹息,话到嘴边又停住,随即望向鲁明义,开口问:“府衙在何处,去府衙看看。”
“陛下请随我来。”
鲁明义立即起身,朝朱元璋一拱手,引着他前往那残破不堪的府衙。
朱元璋望着眼前景象,脸上满是震惊。
一把破凳,片瓦不存,雨水直落,这竟然是大明朝在扬州的府衙!
“我小时候的家,似乎也不过如此。”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与皇子们退下,只留下朱标和朱橚。
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张破凳,声音哽咽:“这就是我治理下的大明朝。
今日为何心中如此难受,标儿,橚儿,是不是我这个皇帝,做得不够好。”
“父皇!”
“怎么能这样说呢?”
“自古以来,唯有一个朱元璋。”
“所以这并非您的过错。”
“扬州本是富庶之地。”
“竟落得这般凄凉。”
“其一,是连年战乱,田地荒芜;其二,便是元军屡次过境,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其三,自至正元年开始,百姓流离失所,即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