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朱雄英早年因染天花而夭折。
这类疾病,重在从小预防。
况且。
朱家的老二对长房的嫡孙,素来疼爱有加。
朱涛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这位看着长大的皇长孙,感情更深。
“太子妃。”
“齐王殿下今日言行,恐怕有些失礼。”
朱涛满意地离开东宫后,内侍李恒才低声向常清韵说道:“竟如此跋扈,哪还有半点藩王的风范。”
“岂有此理!”
常清韵脸色一沉,猛地甩袖怒视李恒:“当今齐王,岂是你等奴才可以妄加评论的!
今日念你无知,从轻落,廷杖八十,若有再犯,定斩不饶。”
“奴才罪该万死!”
“求太子妃开恩!”
李恒脸色大变,扑通跪地连连磕头。
八十杖下去,恐怕性命难保。
要知道,他平日在东宫地位不低,何曾受过这种羞辱?
更何况。
看他那肥胖身形,就知道这些年在太子府捞了多少好处。
“来人!”
“拖下去,重重责打!”
常清韵眉头紧锁,一挥手命侍卫将人带走,自己则转身返回内堂。
即便他是太子身边的近侍,常清韵身为太子妃,也有权处置。
“哎哟——”
李恒的惨叫声顿时响彻东宫,常清韵坐在内堂,翻着手中的书卷,面色平静,心里却始终琢磨不透朱栢的真正用意。
“参见太子妃。”
太子侧妃吕氏轻轻打开寝宫大门,两名宫女紧随其后,她随后便向太子妃常清韵行礼。
这是东宫定下的规矩,无论身份如何,都必须遵守。
即使吕氏内心百般不愿,也必须向太子妃请安。
“你起来吧。”
“今日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常清韵自从嫁与朱标以来,早已明白太子不可能只守着她一人。
身为正妃,她的职责便是持家容人。
即便吕氏是夺走丈夫的女人,她也必须以礼相待,不可露出半点不悦。
“允炆快要到启蒙的年纪了。”
“我想请姐姐恩准,送允炆去文华宫读书。”
吕氏轻步走到常清韵身边坐下,微笑着说道:“如今太子不在宫中,一切都要靠姐姐做主。”
“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允炆的确到了读书的年纪。”
“只是文华宫的准入,必须由皇上亲自决定。”
“允炆恐怕难以进入文华宫。”
常清韵并非有意为难吕氏,而是内宫规矩如此。
文华宫专为皇子启蒙所设,其他皇室子弟若想进入,必须是嫡出。
而朱允炆只是庶出,按理无法入宫读书。
“所以才想请姐姐在皇上面前为我说几句好话。”
吕氏带着几分恳求,看向常清韵说道:“只要姐姐开口,皇上应当会答应。”
“那我便试试。”
“你放心,我会为你说话的。”
常清韵沉吟片刻,最终答应了下来。
至于吕氏是否另有打算?
她并未放在心上。
整个皇宫之中。
所有人都清楚一个事实。
最受朱元璋宠爱的皇子只有朱标与朱樉,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皇宫,无需任何许可。
而在孙辈之中,唯一被朱元璋认可的皇孙只有嫡出的朱雄英。
这位大明皇嫡长孙才是老皇帝心中的至爱。
至于吕氏所生的朱允炆?
至今都未曾见过朱元璋一面。
就连太子侧妃吕氏本人。
也从未出席过真正的家宴。
那些所谓的家宴,不过是表面形式。
真正的一家人团聚,是在皇后寝宫之中。
那才是老皇帝心中唯一的温暖之地。
聪明人一眼便知。
更无人敢在朱元璋面前装聋作哑。
因此。
即便吕氏再多算计,也无法改变朱元璋一句话的分量。
“殿下。”
“您真的对那个位置没有一点想法吗?”
齐王府内,朱涛刚刚返回,身旁一位年轻的男子低声开口:“殿下,只要您愿意出手,那便是万世之尊,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