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落阳县城。
年节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去,街面上残留着爆竹的红屑,空气里飘着油脂和糖霜的甜香。
但在城西杂货区一条相对冷清的巷口,新贴出的一张告示前,却迅围拢起一群面有菜色、眼神却带着热切期盼的汉子。
告示是刘不群和他父亲——县城杂货区一个小掌柜刘满仓,一起张贴的。
白纸黑字,墨迹未干:
『砺锋百户署募兵令
兹有黑石关卫所砺锋百户刘不群大人,奉上谕戍守猫儿隘,保境安民。
今特募兵勇,共襄盛举!
凡:
身家清白、体魄强健之良家子,月饷银一两!
凡:
武道入门,练骨境武者,月饷银三两起!
依修为、战功累进!
驻地:黑石关猫儿隘(西南门户,毗邻落阳县)
即刻报名,额满为止!
砺锋百户署,刘满仓代行。
』
“猫儿隘?那不是个荒废的破坞堡吗?”
“管他呢!
你看清楚没?练骨境武者,月饷三两起!
我的老天爷,比县城武馆的教头俸禄都高了!”
“是啊!
而且这是挂靠在黑石关卫所下面的!
刘百户是陈大人的兵!”
“陈大人!
是那个斩妖除魔、五两银子过年钱的陈大人吗?”
“除了他还有谁!
听说进了黑石关,就有机会学高深武艺!
免费的,而且异兽肉管够!”
“可……这是猫儿隘,不是黑石关本部啊……”
人群议论纷纷,兴奋与迟疑交织。
刘不群穿着崭新的百户常服,腰挎长刀,站在父亲刘满仓身后,努力挺直腰杆,脸上带着刻意维持的威严。
他看着眼前攒动的人头,听着那些关于“陈大人”
的议论,心头五味杂陈。
猫儿隘的名头,肯定不如黑石关本部响亮,甚至带着点“配”
的意味。
但父亲说得对,这是他的机会!
是陈大人给的平台!
“诸位!”
刘满仓清了清嗓子,他是个略显佝偻的老头儿,脸上的皱纹宛如核桃,不过眼神活络,此刻拱了拱手,声音洪亮:
“猫儿隘虽偏,但也是黑石关卫所辖下的正经军堡!
刘百户乃陈大人亲擢的‘砺锋’百户,前途无量!
“在此当值,饷银丰厚,规矩严明!
更重要的是——靠近黑石关本部!
“若有突出表现,被陈大人慧眼识中,调入本部,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练骨境的爷们儿,这边请!
刘百户亲自考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尤其“陈大人”
三个字,在落阳县乃至周边村镇,早已成了某种传奇和希望的象征。
很快,便有十几个气息沉稳、太阳穴微鼓的汉子挤出人群,来到刘不群面前抱拳行礼。
他们都曾是小雷武馆、李氏武馆垮台后,流落在外的前武馆弟子。
“百户大人,小的王铁柱,练骨境小成!”
“李二牛,练骨境入门!”
……
刘不群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一一验看过他们的筋骨,考校了简单的拳脚,确认无误后,当场登记造册,放了象征性的安家银钱。
他离开卫所的时候,参将贾沃隆曾给过他一笔“启动资金”
。
那笔钱虽也不小,但只够招揽普通走卒,如果要招揽有一定基础的武卒,却是远远不够。
于是,父亲将他经营几十年的杂货铺转了,并押上了全部身家。
按父亲的说法,他要“赌把大的”
!
如果在此前,父亲决计不敢这么赌,但当他看到了陈一天陈大人的用人原则,突然就不怕了,而且每每谈起他们的“未来”
,父亲眼里就耀耀生辉。
“蠢儿子,你没看到吗,陈大人出现之前,哪个走卒吃过异兽肉!
“这就是苗头!
这也是机会啊,陈大人一定能带来这座天下的革新!
说不定,为父我啊,也能武道入门嘞!”
父亲如是说。
看着这十几名练骨境武者恭敬地站在自己面前,称呼自己为“大人”
。
刘不群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百户腰牌,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热。
爹说得对,路,是走出来的!
猫儿隘,就是他刘不群腾飞的!
当然,人群中也不乏嗤之以鼻者:
“嗤,猫儿隘?鸟不拉屎的地方!
老子要等黑石关本部募兵!”
“就是!
要跟就跟陈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