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低估了短剧的赚钱能力,以及发展潜力。
以他的性格,在来之前,其实就已经让可可派团队做过背调了。
当前,整个短剧行业还处于混乱阶段,并不算太正规,只能说靠着独有的短平快优势,初露头角,因今年长剧优秀作品频出,没有引起大资本的注意。
类似猕猴桃等多家平台,也都对短剧不太上心。
在这其中,彗星传媒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但因为比较正规,做事没那么擦边(嘎韭菜),所以盈利只能排在前三,到不了第一。
但这才是池野愿意来见他们一面的原因。
——他和其他资本不同,他太有名了,流量太高了。
这就像是挑选代言厂商一样,代言的产品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背调和测试,一旦出现一丁点的塌房风险,池野团队都是不可能给他接下这个代言的。
相同的道理。
短剧行业现在在野蛮生长,各种王爷带球跑,还有镰刀猛猛挥,噶韭菜的普遍现象,如果想掌控的公司背景太脏,池野是绝对不会掺和的。
“这个我清楚,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呢?”
“入股,我们需要入股,最好是能借着队长你的名气。”
两者之间已经谈了一个多小时,所以鸡爪张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你的流量对我们帮助太大了。”
池野不置可否。
顶流顶流,断层顶流,这时候,他的流量已然具象化,可以产生难以预计的财富。
“接受收购吗?”
室内众人顿时一怔。
“收…收购?”
彗星传媒老板张了张嘴,一脸懵的指了指自己:“收购我们吗?池总…你没开玩笑?”
倒不是他觉得池野异想天开,而是…他压根没敢想池野会收购他们啊。
毕竟现在短剧在业内人士看来,确实是“下九流”干的,在内娱混不下去的糊逼,才会选择进入短剧行业,正经科班出身,有点包袱的,谁会去演短剧啊?
另外,池野的财力确实足够,但直接收购一下传媒公司,还是让他们有种时空恍惚的错觉。
——池野在人前的身份标签定格太久了,断层顶流的光环也太耀眼了,导致很多人都习惯性的用艺人的身份去对待揣测他的想法。
但实际上,他还是一名老板,一名经过各种大爆项目的积累,已经“略有薄产”的资本。
“收购之后,我不插手具体事务,还是由原有的组织架构发展,但会投入资金,而且如果都是一家人的话,版权和剧本,以及我个人的流量,都会进行资源共享。”
池野轻声说:“你们可以考虑考虑,我确实挺看好这个还可以的,但如果不愿意,也可以采取普通合作的模式,但……”
他顿了顿,实话实说:“我很贵的。”
众人:“……”
确实。
池野现在咖位虽然还没达到内娱的巅峰,毕竟电影圈大咖太多,但光论影响力和流量、知名度这方面,他确实已经快到顶了。
外面业内对他的通告费和定价之高,《鬼怪》过后,能请得起他的活动方,已然少之又少,但却又都愿意狠下心掏这个钱。
可见曾经的糊野,现在有多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