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源珠。
一种特殊的矿物。
既不属于魔法矿,也不算是稀有金属矿。
比起这些,它可能和“净气晶”更加类似,算是某种天地灵矿。
这种矿物本身能够散发某种“冷场”,可以缓慢降低热运动,让周围的物质温度变低。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冷场,虽然主要是针对物质的,可对于部分魔力、斗气也有一定效果。
也是近期的事情。
前段时间,做完矿物分类后,有族人将“冰源珠”放在了“净气晶”旁。
一段时间没有去,等到再次去仓库取货时,却发生了意外。
仓库内的温度,竟然让队员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要知道,冰源珠本身的降温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绝对做不到这个程度。
净气晶倒是没什么变化。
反观冰源珠,全部化成了某种深蓝色的粘稠液体,覆盖了浅浅一层地面。
这种液体不仅温度低,还有着大量独特的能量波动。
......
黎木看着眼前布满冷霜的罐子,以及其中的液体。
难怪猫太当初说这东西可以拿去修炼,的确有着不凡之处。
不过这东西过于寒性太重,除非体质特殊,否则一般人拿去熬炼不仅不会有好处,反而会留下一些病根。
但它本身的低温,就已经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炼丹方面,终于可以尝试冷萃药材了。
冶炼方面也可以考虑冷锻。
甚至一些难以加工的顽石,也可以通过热胀冷缩玩爆裂开采。
此外。
保鲜、控温...甚至是一些阵法、风水、建筑、特殊环境营造等等,都可以用上这东西。
而且。
这种深蓝色的液体,似乎还可以进一步精纯。
这东西的纯度、密度越高,效果越强,持续时间越久。
待液体降温能力逐渐衰退,只需要继续放到净气晶之中进行“矿变”即可。
这个过程,倒是有些类似于“磁化”,但本质上又不尽相同。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让“矿变”的强度足够高,让“冰源液”达到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
相关队伍最先想到的,就是从最简单的变量开始实验。
他们先是调整净气晶与冰源液的比例。
当净气晶的数量增多时,冰源液的矿变速度确实加快了,可是产生的液体太过稀薄,寒性虽强但能量波动微弱,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且对外降温效果并不明显。
而减少净气晶数量,矿变则变得极为缓慢,冰源液降温效果显得非常一般。
随后他们想到了改变放置的环境,于是找了一处灵力充沛且寒冷的山洞,这里曾经储存过不少净气晶。
在这里,冰源液的矿变强度有所提升,液体也更加浓稠,能量波动变强不少。
但距离满足各行业需求还差得远。
后续又进行了不同的控制变量实验。
稠度、颜色深度、能量波动、纯度...似乎对其降温效果都有影响。
而且,同条件下实验,得到的结果,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也许还会受到因果、精怪,某些无法观测和理解的影响。
这就跟之前尝试烧制混凝土一样。
同样的条件,同一批矿物,每次烧出来结果都不一样。
这证明,以目前的手段,想要控制这种矿变反应,几乎不可能。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那就是净气晶放置的越多,冰源液效果持续的时间就越久。
不管怎么说,一些基础方面的应用还是勉强能用的。
......
除此之外。
有族人从冰源珠和净气晶的这次尝试中又发现了新的东西。
那便是“呼吸吐纳”。
他们都会《本固金刚功》,自然对呼吸有所了解。
也自然能发现,在灵气充裕、特殊力量波动浓郁的场所,进行修行,会有不同的效果。
有族人,便对此进一步联想,实验。
发现,不同的功法,修行方式,体内运转的方式,带动着呼吸,也会有略微的不同。
以特殊的法门,裹挟催动呼吸,某种程度上,也能改善修行的效率,甚至出招的威力、作战的持续时长...
于是,有关“吐纳”的方面,被有心人单独拎出来。
进行总结、感悟,最终集大成造册。
这样,就算有些族人没办法把一些功法修到高深处、突破功法境界,也能凭借一些吐纳习惯,缓慢改善体质、巩固基础。
此成果是一个契机。
相关部门迅速抓住机会,立即按照造纸部门当初创造功法的那一套开始完善。
虽然它本身算不得什么修行法。
却也有技术高低之分,就算做不了修行法,也可以算作一门高深的技术。
至此《吐纳图录》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