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就在我们布好的陷阱中团灭。”
路易斯將號角放入密封盒中,缓缓合上。
短期內他仍以港口为核心建立防御体系。
主动出击得等远航船队下水之后再谈。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黑夜的海岸线:“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剿灭鱼人巢穴后的第三日,来自赤潮领的工匠团也到达了曙光港。
会议桌被摆在了刚修好的简易事务所里,木墙还未刷漆,风穿墙缝带著咸味。
屋內却已聚满人影。
路易斯坐在最上方,身边是几张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简图。
他没有废话,直接开口:“鱼人问题已除,我们的港口建设也该进入下一阶段。”
来自赤潮城,麦克为首的工匠团十数人站在一侧。
路易斯说道:“曙光港不是一座纯粹的港口。它要成为海上航线的节点,也要成为赤潮领最早的沿海城市。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只要挖港池、造船台,还要建仓库、住区、工坊、商集。”
他指著案头地图上的几道圈线:“第一步,仓储区和工坊区两周內必须出雏形。
市民居住区必须跟进,先搭建赤潮式圆顶穹屋,半个月內给首批工匠住进去。”
麦克立刻应道:“建材从赤潮城已调运,起重吊机昨日已完成组装,轨道车今早试运行———若雨势不大,我们能做到。”
“人手方面”路易斯问。
“两百二十名熟练建造工匠,另有三十名机匠、七名锻工。”麦克顿了一下,“他们知道怎么干,但还需一份明確的施工节奏表。”
路易斯点了点头道:“你们分工清楚,时间表明天早上会贴到各工区入口。每两日一次巡检,奖罚按时发放。”
他顿了顿,看向眾人强调道:“这是第一座面向海洋的城市。別把它当作港口营地来建。”
眾人连忙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会后眾人纷纷离开,路易斯留在原地,看著墙上的港区草图,像是在看一座尚未落成的城市。
港口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靠近堤线的那片高地上已经聚起了一队身影。
麦克背著工具包,左手拿著折起的图纸,右手夹著几面標旗,步子不大,却走得快。
身后是几名赤潮城隨他一同赶来的工匠头领,每人身上都掛著测绳与標桩锤,边走边低声议论。
“这地方地势不错,背风。”
“土层紧,打地基省劲。”
“附近就能设船卸口,转运路线短。”
走到高地正中,麦克停下脚,抬手一挥:“以这块天然岩石为点,西段为仓储,东段预留市集地。”
几名工匠立刻分头行动,有人洒下石粉划线,有人拿出旗桩逐点测距。
脚踩在湿土上,一行行折线渐渐勾勒出区域轮廓。
麦克抬头望了望港池方向,风从那边吹来,带看一点点咸味。
他隨口补了一句:“仓库儘量贴港池近点,卸货方便。集市挪到那边,开阔、朝阳,日后好做生意。”
一旁年轻工匠笑了笑:“你连人家卖摊位的位置都想好了”
“领主说了,这里不是临时码头,是一座未来要站得住的城。”麦克头也不回,“没脑子就赶紧回去。”
说完他已踩进下一块地段,一边比对坡度一边嘀咕:“这边排水自然,不用挖太深,回去叫木工队按赤潮仓样图备材料。”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拘谨,连测量时也多了些轻鬆的笑声。
港区西段,蒸汽绞盘的咔噠声此起彼伏。
一根粗大的岩石基石在滑轨吊机上缓缓升起,稳稳移向新划定的仓库地基。
齿轮搬运车后座还坐著一位光头工匠,双手抱著木樑,跟著轨道一点点滑动,脸上掛著不自觉的笑。
这是曙光港第一次启用滑轨吊机和齿轮搬运车,赤潮工匠团带来的新技术。
这套装置由赤潮工匠团在主城改良完成,原型出自路易斯亲手绘製的草图。
滑轨吊机沿著地面铺设铁轨,吊臂前端设有绞盘与滑轮,依靠蒸汽绳轮驱动,將重物平稳送至数十步开外。
而齿轮搬运车则更为巧妙,人力转动前轴,带动內部齿轮比率,辅以轻型蒸汽助力,便能將整块岩石稳稳运送,无需数十人齐拉。
“比肩抗轻多了—”一名搬运劳工哈著气,看著吊机把整根龙骨级大梁稳稳落入標记点,“这玩意儿,真是怪物。”
“不是怪物,是赤潮造的技术。”另一个人笑了笑,把装配绳鉤固定上,“你还没见蒸汽工坊里那个怪物。只烧柴,就能转动整整三间锤房的铁锤。”
中午时分,路易斯骑著马巡视至此。
麦克刚准备命人铺设一面仓墙,却被他当场制止。
“这面太低,靠港池太近。”路易斯扫了一眼图纸,语速不快,“必须加高两尺以上。冬天潮水逆流,再加盐雾,轻则腐蚀木料,重则底层浸水。”
他翻开本子,指出三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