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父母有没有讨论过你俩将来在哪生活?”
“如果不想两地分居,我就安排你回集团工作,别影响了感情。”
“没有,还没谈到这呢。”
于喆急忙解释道:“我姐跟我说过了,就算办事情也得明年了。”
“嗯,你也不小了,自己的事情上点心,别再像以前那样了。”
汽车进了厂区,李学武便没再多啰嗦,而是同张恩远讲了几句工作。
于喆自己是有打算的,就算结了婚,他也不会离了这份工作。
他姐给他说的明白,能给李学武开车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人脉关系积累的过程。
如果他未来想继续在红星钢铁集团奋斗和成长,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一年不到的司机生涯哪里够,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学武对他不满意提前让他下岗了呢。
至少要三年才好,算作一任,就算另做安排也算圆满完成任务。
结婚并不是他姐给他安排的人生目标,而是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尤其是工作上不能不着调。
送了李学武和张恩远到楼门口,不再需要张恩远的眼神提醒,他已经主动下车帮李学武开了车门子。
其实开车门子这件事就应该是司机来做,因为领导坐在他身后。
如果是秘书来开,等秘书从副驾驶小跑到左后方,领导自己都下车了。
“路上去百货商店买两份糕点带回去,你周姐一份,吴姐一份。”
李学武下车后从兜里掏出几张钱票递给了于喆,叮嘱道:“量少样多才好,请她们路上吃,就这样。”
“明白了,领导。”
于喆应了一声,周姐他知道,吴姐又是哪个?
等李学武带着张恩远迈步上了台阶,他这才关了车门子,上车离开。
钢城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是辽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繁华就代表了工人占人口比例多。
工人是这个时代的消费主体,也是经济活跃的主力。
消费能力也代表了一座城市应有的服务和配套设施需求。
配合这种需求,百货商场里有辽东的本土货,也有关里的时髦货。
更别致的是进口货。
东北亚因为地缘正治影响,经济贸易往来固化且单一。
但这并未影响人民对优秀商品的追求与向往,供销社里总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舶来品。
供销社是这个时代最庞大的销售集团,物资采购和销售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在没有计算机和网络辅助的条件下,每个省、每个市的供销系统都拥有一定的物资采购和销售权利。
比如农资部分,可用作副食品加工销售的粮食作物、田间自然生长和繁衍的生物,都能自主回收好销售。
舶来品也是一样,有的时候根本闹不清这些进口货是哪来的。
也许是采购经理从田间地头发现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吧。
于喆是敢花钱的,李学武多给他钱意思是不让他白跑路,他倒是肯尽心办事,两份糕点把钱都花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