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如果说是说是给梁神拍马屁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些文疏就是说给梁神听,是自己的祈祷的愿望了。
“伏以良时吉日,天地开张,祭梁万事大吉昌。
生在深山万丈长,原来姓芳名金娘,弟子请汝来作正中梁,鲁班仙师亲手做,平安顺序富万年。
一杯清酒敬梁头,主家代代中状元。
一杯清酒敬梁尾,主家代代满家伙。
一杯清酒敬梁中,主家代代进田庄。”
都说每个进庙的人都是功利的,没有一个人进庙就是去看看佛祖,都希望佛祖能够保佑自己。
这祭梁上梁的仪式也不例外,每个人的内心洋溢着幸福,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这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
在赵达漫长的祷告过程中,不知不觉,他这个新房子的周围来了好多的人。
村子里的人竟然不约而同地都来了,一百多号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家家户户都好像都全来了。
梁川仔细看了一下,后面还停了两辆马车。
人群里,郑若萦和石头两个人竟然也到场了!
还带着她的那些种甘蔗的佃户,范殿元老马领着马蛋等几个孩子也一起出现了。
一时间何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山脚下原本毫无生气的小地方,变成了满满当当热闹非凡的集市。
所有人看着梁川家盖新房子都是一脸的羡慕。
梁川歪过头去朝何保正说道:“老何,今天怎么大家伙都来了,我也没说啊,这么给我面子。”
何保正看着大家都来了,内心是相当的激动啊,许多年没见何麓人一起做一件事了,“你要为村子里办学堂,让村子里的小孩有个前程,大家念你的好。
帮不上其他的忙,今天知道你新房子上梁,大家一起来给你助场的。”
“你怎么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让艺娘多准备一点饭菜,今天干脆搞个宴席,请大家一起吃肉喝酒。”
“你那点钱省着点花吧,大家是一片好意,不是故意来蹭吃蹭喝的。”
祭梁结束后,赵金玉领着赵先廷昌还有几个木匠徒弟,用吊绳将正梁拉上屋顶。
一时间村子里的人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连郑若萦和石头他们一帮人也叫佃户们放起了鞭炮,这些个鞭炮都是村民们自费买的。
房梁在喧天轰鸣地鞭炮声中缓缓地被拉上屋顶。
赵金玉带着吼道:“上啊,大吉大利,上啊,大吉大利。”
有了赵金玉带头,所有的螺城师傅也接着一起喊:“上啊,大吉大利。”
四五十个螺城师傅一起喊的那阵势不可谓不惊天动地,每个人的中气饱满,吼出来的声音如天雷滚
滚。
螺城师傅一起喊,何麓村所有的村民不甘示弱,一百多号人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霎时间,山脚下近两百号人一起从丹田之中出:“上啊,大吉大利”
的惊天呼喝声,两百多个人啊,那声势让后面的大山为之一震。
声浪传到山前,回声又滚了回来,向南溪南岸滚滚飘了过去!
南溪南岸,还有北岸莲乾、仙水不少村子的人正在田里面耕作,突然一个巨大的声音滚滚而来,顿时让他们惊得丢掉手中的农具,以为是山神显灵了。
梁川一行人看着这雄壮的声势,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大家自内心地给自己美好的祝愿啊。
艺娘更是感动得泪眼花花,她想起了当时无依无靠两个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落脚的地方,才安下身来。
那时候没人会正眼看过她们两个小乞丐,而现在村民们都很尊重他们了。
上梁的过程,赵金玉几个人严阵以待,不敢有一丝的松懈,这个过程要求正梁要平平稳稳地往上抬,忌讳一前一后,高低倾斜。
而有的地方则要求梁的东端要高于西端,因为东为青龙,西为白虎,白虎不能高青龙。
在人群的欢呼之中,正梁稳当地被架了上去。
村子里的老人何金银作为村民代表,给何保正送去了一袋‘五谷彩袋’,“家洛,三郎我们与他不熟,也没说过话,但是今天大家是带着心意来的,这包五谷彩袋你拿给三郎。”
郑若萦石头他们也一人送了一袋,五谷彩袋寓意着五谷丰登。
何保正将村民的心意转交给梁川。
这些五谷彩袋要由主人搬到屋顶,放在梁的正中间,然后再给梁披一块红布。
这些红布都是赵达他们准备好的,红布不是原来祭神用过的,必须是没有过过香火的。
红布的下摆还要缝上一双布鞋,寓意给新房的主人铺垫家底。
梁川现在身好相当的好,房子里架着很多木架,方便现在上梁也方便日后搭瓦砌墙,三两下就窜上屋顶了。
梁川上去的时候带了一个竹筐,是李二花编。
赵达告诉他后面有一个接包的仪式,要准备一个竹筐,竹筐里装着一些馒头、铜钱、红枣、桂圆干。
其他的东西还要提前准备,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