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数次……他是谁?”
“他是胡昭。”一个苍老的声音回答。
众人回头,只见楚云梨白衣如雪,独立风沙之中,手中握着那枚碎裂的铜铃。铃声虽哑,却与晶棺产生奇妙共振,牵引着万千心火汇流而来。
“他不在九渊,不在命册,不在任何一本书里。”她朗声道,“他在你们每一次拒绝屈服的眼神里,在每一次为正义发声的喉咙里,在每一个敢于爱、敢于恨、敢于记住过去也敢于创造未来的心脏里!”
话音落下,命源之心轰然炸裂。
没有爆炸的声响,只有无声的崩解。那块象征绝对秩序的晶体化作飞灰,随风飘散。而灰烬之中,竟有一颗小小的紫色结晶缓缓升起,宛如新生的星辰。
男孩伸出手,那结晶轻轻落入他掌心,随即融化,化作一道暖流注入全身。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紫金瞳已变得深邃如夜空。
“我看到了。”他轻声道,“他在看着我们。”
楚云梨笑了,眼角皱纹深深:“很好,那你替他说一句话。”
男孩抬头,望向苍穹,声音稚嫩却坚定:
“轮到你们了。”
这一夜,西境大捷。
但没有人欢呼胜利。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胜利不属于某一方军队,而是属于那些终于敢直视命运的眼睛。
战后,忆盟并未建立新政权,而是推行“共议制”??每村每城设议事堂,凡重大决策皆由全体觉醒者投票决定。书籍重新编纂,史册不再只记帝王将相,而是收录市井百工、平凡男女的真实人生。孩子们入学第一课,不是背诵圣训,而是写下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想成为谁?
>我愿意为什么而战?
八年之后,春回大地。
江南柳桥依旧,阿阮已满头银发,每日仍坚持去坟前放一碗清水。男孩长大成人,取名“昭言”,意为“传承其志,代他说出真相”。他游历四方,记录余焰者的故事,编成一部《火种录》,流传民间。
某日黄昏,他回到江南,站在祠堂外,仰望星空。
楚云梨坐在廊下,手中摩挲着那只空了多年的陶罐。
“你说,如果他还在,会喜欢现在这个世界吗?”她问。
昭言想了想,微笑道:“他会说,还不够好。但一定会很高兴,因为我们还在继续走。”
楚云梨点点头,闭上眼,任晚风吹乱鬓边白发。
远处传来孩童嬉闹声,夹杂着朗朗诵读:
>“人生而有梦,梦而不拘。
>命非天定,行则通途。
>昔有执火者,焚命册以照幽冥;
>今吾辈执笔,书己名以立乾坤。”
声音清脆,如泉击石,响彻山野。
她睁开眼,望向天际。
一颗新星悄然升起,色泽紫金,明亮异常。
“火,烧起来了。”她喃喃道。
这一次,不只是她说。
千千万万个人,在不同角落,望着同一片星空,齐声低语:
“火,烧起来了。”
春风拂过,柳絮纷飞,如同当年一般。
可这一次,风里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