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崇祯的奋斗! > 第121章 崇祯:朕决定了,一定要帮朝鲜李王好好卖国!(第三更,日万

第121章 崇祯:朕决定了,一定要帮朝鲜李王好好卖国!(第三更,日万(4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洪水末世,带着大嫂求生 丹道尽头我为皇 诱捕白月光,沈小姐她又乖又野 武道登神 宦海官途 在甄嬛传里打工的鬼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终极一班:我穿越者日记被曝光了 六代机落后?鹰酱直呼人言否? 快穿:穿成白眼狼后他浪子回头

称崇祯“迷信奇技淫巧,不顾纲常伦理”。东厂追查半月,终在国子监后巷擒获主笔,竟是周延儒幼子周文焕,化名“守经生”。

    崇祯览供词,见其痛骂新政“使贱匠凌驾士大夫之上”,冷笑不已。提笔批道:“既以‘守经’自居,便去守吧??发配海南盐场,终生晒盐,不得握笔。”

    四月清明,崇祯亲赴沈阳祭奠徐知勉。新建陵园坐落于县学之后,背靠青山,面朝校园。数百蒙童手持白花,齐声诵读《初级物理》第一章:“力者,所以动万物也……”

    崇祯献上一枚新铸的铜齿轮,与当年那枚并列置于墓前。他低声说:“孩子,你的抛物线算法已编入教材,明年就要教给蒙古娃娃了。你说的‘让下一个士兵不用用血肉填战壕’,朕正在做。虽然慢,但从没停下。”

    返京途中,遇一老妇拦驾。她膝下无子,丈夫死于清军,独居破屋十余年。见皇帝路过,捧出一包炒豆:“这是俺攒了半年的口粮,给陛下补身子。”

    崇祯接过,一颗颗吃下,咸涩中带着焦糊味。他问:“你不怕朕是昏君?”

    老妇摇头:“俺不懂啥新政旧政。俺只知道,自从有了县学,娃儿们不再念满文;有了水利车,地里能打粮;有了巡警,没人敢抢咱家鸡。”她抹泪,“陛下,您就是好人。”

    当晚,崇祯在奏折上写下:“民心如雪,看似冰冷,实则纯净。只要阳光照到,自会融化成河,滋养大地。”

    五月端午,第一条铁路正式开工。崇祯执镐破土,全国十三省同步举行奠基礼。讲习所毕业生分赴工地,顶风冒雨勘测线路。有学生因山洪坠崖身亡,遗物中仅剩半本《铁路工程手册》,页边密密麻麻写着计算笔记。

    崇祯追授其“科学烈士”称号,全国哀悼一日。他在追思会上说:“他们不是死于意外,而是死于前进。大明若想重生,总有人要走在前面,哪怕踏进深渊。”

    夏日炎炎,讲习所推出“城市清洁计划”:设计新型排水系统、垃圾焚化炉、公共厕所。京师率先试点,三个月内疫病减少六成。百姓赞曰:“皇上不只管打仗,连咱们拉屎都替我们想着!”

    秋收之际,全国粮食产量创百年新高。因水利普及、良种推广、化肥试用(讲习所研制“氮磷肥”),亩产平均增四成。崇祯下令:“减免三成田赋,余粮储备,备荒年之用。”

    十一月,第一艘国产蒸汽炮艇在南京下水,命名为“知勉号”。试航当日,长江两岸万人空巷。舰长正是讲习所首届毕业生林海,他通过无线电(新发明)向京城发报:“风速三节,航速九节,锅炉稳定。我们,出航了。”

    崇祯站在乾清宫露台,望着南方天际,仿佛听见了汽笛长鸣。

    这一年,没有万寿节大宴,没有后宫赏花,没有祭祀封禅。有的只是图纸、数据、试验报告、学生誓言。

    年终,徐光启呈上《讲习所三年总录》:培养技术官僚一千八百人,发明实用器械四十七种,建成学校、医院、工厂共计一百零三处,影响人口逾千万。

    崇祯合上册子,轻声道:“还不够。朕要的不是一个强盛的大明,而是一个永远不会再跪下的民族。”

    窗外,新年的钟声悠悠响起。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蒲剧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藏钟 这个书生有点凶 匪殿下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