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身,均匀地裹上酱汁。
“王大姐,你这火候掌握得好。”
顾云霁点头,“以前在部队炊事班干过?”
王春梅手下不停:“干了五年,立过两次三等功。”
顾云霁眼里露出赞赏,转头对沈秀兰说:“你这找的都是人才。”
傍晚时分,生意更加火爆。
下班的人流让店里座无虚席,门口还排起小队。
叶昭下班回来,直接系上围裙帮忙收拾桌子。
小凯和团子也来打下手,一个负责送餐具,一个给等位的客人瓜子。
“妈妈,赵奶奶又带人来啦!”
团子蹦跳着报告,“说是她闺女一家子。”
沈秀兰赶紧迎出去,看见赵大爷一家五口都来了,连忙加摆一张折叠桌。
“听说你这生意好,我们都来凑热闹。”
赵奶奶笑着递过一包红枣,“自家树上打的,给你添个彩头。”
天黑透时,灯箱招牌亮起来。
红色的“秀兰麻辣龙虾馆”
字样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引得更多路人驻足。
透明厨房里灯火通明,王春梅和李爱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活招牌。
收摊时已是晚上九点。
沈秀兰关上店门,三人开始清点收入。
硬币堆成小山,纸币按面额整理好,最后数下来竟有二百八十三块七毛。
王春梅揉着酸的胳膊:“没想到这么累,光是虾就炒了四十多锅。”
李爱华正在擦灶台:“料都用完了,明天得提前备双份。”
沈秀兰把账本合上,看着窗外。
还有几个熟客在门口张望,见她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九月三十日午后,阳光斜照在“秀兰麻辣龙虾馆”
的玻璃门上。
店内座无虚席,麻辣鲜香的气息飘出老远,引得路过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张望。
沈秀兰正忙着给一桌新客人点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老板,来三份大虾,一份微辣,两份重辣。”
她麻利地在点菜单上记下来,“再加两份拍黄瓜,四瓶北冰洋。”
王春梅此刻正在透明厨房里颠勺,火苗窜起又落下,龙虾在锅中翻滚出诱人的红色。
李爱华端着刚出锅的小龙虾穿梭在桌椅之间,白色围裙上沾着几点油渍,但依旧整洁。
斜对面五十米开外的“老张饭馆”
却是另一番景象。
老板张富贵靠在门口,手里捏着半截烟,眯着眼睛不住往龙虾馆的方向瞄。
他那饭馆里只有两桌客人,服务员正百无聊赖地擦着已经锃亮的桌子。
“老板,结账。”
龙虾馆里又走出一桌心满意足的客人,塑料袋里还装着没吃完的虾。
张富贵掐灭烟头,转身回到自己的店里。
厨师老赵正靠在厨房门框上打盹,见他进来,忙站直了身子。
“人家那生意……”
老赵朝对面努努嘴,“听说一天能卖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
张富贵脸色阴沉,默不吭声的走到柜台后翻看账本。
九月以来,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少,到今天中午,才做了二十八块钱的生意。
下午三点,龙虾馆终于稍微清闲些了。
沈秀兰让王春梅和李爱华先去休息,自己留下来收拾。
她认真地擦着每张桌子,又把调味架重新摆正,地上的虾壳碎片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刚拖完地,门口风铃响动。
沈秀兰一抬头,看见张富贵端着个搪瓷缸子走了进来。
“沈老板,生意兴隆啊。”
张富贵脸上堆着笑,泛着精光的眼睛却在店里四处打量。
沈秀兰放下拖把,直起身子:“张老板,有事?”
“没啥,就是来看看。”
他走到透明厨房前,手指在玻璃上抹了一下,“哟,真干净。
这得费不少工夫打扫吧?”
“应该的,做吃食生意,卫生最重要,这些您比我懂。”
沈秀兰继续手中的活计,语气听不出异样。
张富贵凑近看了看消毒柜:“都用这么新的设备了?成本不低吧?”
他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有些东西可以省省,像我们店,虾线都不用每只都挑,你也别太较真了,客人吃不出来的。”
沈秀兰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复又开口:“我做生意图个心安。”
张富贵干笑两声,又东拉西扯了几句,最后悻悻地走了。
沈秀兰望着他的背影,眉头轻轻蹙起。
晚些时候,店里又热闹起来。
叶昭下班过来帮忙,二话不说系上围裙就开始收拾桌子。
小凯和团子写完作业也来了店里,一个帮忙剥蒜,一个给客人端茶倒水。
“妈,张老板下午来干啥?”
小凯一边剥蒜一边问,“我看见他从咱们店出去的时候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