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上面带着一个类似挂篮的固定装置,用来固定演员。
其实,就是游乐场里云霄飞车的原理,用机械臂带着你飞。
还是由《环太平洋》中提供了机甲操作舱的三一重工定制,物美价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给弄出来,这几天刘艺菲跟刘德桦就是这适应这套设备。
包括操作程序也需要根据两人的习惯和体重等进行一下微调。
到了太空舱的镜头部分,机械臂就有点施展不开了。
毕竟,太空舱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带着演员上下翻飞。
但星空的技术人员给出了新的想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用钢丝。
首先将天宫号空间、国际空间站以及俄罗斯空间站的顶棚全部打开,做成敞开式的道具场景。
然后利用星空特技摄影棚天板上事先就准备好的滑轨,吊装12根钢丝,分别作用于演员的手臂、胸、腰、腿以及各个着力的关节部位,将演员像牵线木偶一样挂起来,让演员做出翻滚、倒吊甚至在空中“平躺”这样违反地心引力的动作。
简单来说,就是“在有重力的地方,拍出无重力的感觉”。
这三天,刘艺菲就是在适应这套“木偶”系统,与以往的传统威亚不同,这套系统可以应用于各个关节部位,做到良好的借力,不需要演员那么辛苦的下大力气去做动作。
而且其背后也不是有由人工拉拽的,是由电脑控制下的伺服电机以及摄影棚天板上的滑轨独立运行,可以让演员的动作做起来更加顺滑,而且活动范围大,编程动作还可以精确重复,让演员的体验感更加舒适。
同时还加装了三重保险开关,非常的安全,并且智能。
唯一说得上不太方便的,就是他的通用性不太好,要根据每一个不同的演员进行调整,毕竟不同身形的演员,力量、身材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最大化的匹配。
这样,演员完成的动作,才会更为逼真。
当然,这也是孙羿对镜头细节的严格要求,要是换个差不多的导演,那就是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费劲的调来调去。孙羿是追求完美了,不过就是有点费女朋友。
刘艺菲第一次看到这套系统时还觉得蛮好玩的,跟她之前接触过威亚都不一样。
作为年轻人,她第一个自告奋勇,上去体验了一把。
首先是木偶系统。
当刘艺菲像个八爪鱼一样被吊在半空中时,自己都乐了。
随即就开始耍宝,在空中连伸胳膊再蹬腿的,表演了一番太空“遨游”,玩地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一边“游”一边还招呼着操作员开动滑轨,带她前进!
看得孙羿是满脑门的黑线。
这姑娘在国家航天局训练的一个月,可是憋坏了啊
不过,也没让她高兴多一会,等体验完了木偶系统后,轮到三轴机械臂时,刘艺菲彻底了傻了眼。
机器刚开始动的时候,她还有心招呼着加快速度,叫的那叫一个欢实,可等整个机械臂运行起来上了速度,模拟电影中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击中后的高速翻转时,她差点都被吓尿了。
那场景就跟在游乐场,站在云霄飞车
等机器暂停,刘艺菲下来之后,小脸都是绿的。
“好玩吗”
“.嗯,嗯”
小妮子话都快说不利索了,但还是嘴硬得鸭子一样,主打一个不服输。
接下来两天,刘艺菲每天的任务就是适应这一整套“始终模拟”系统,当然,身为男主角的刘德桦也需要,但因为他的失重戏份并不多,而且也没有什么激烈的动作,所以看起来惬意多了。
接下来,刘艺菲开启了天旋地转的剧组生活。
这天早上,孙羿下到食堂吃早餐。
星空在制作中心这边新建了一整套的生活设施,可提供最多不超过500人的食宿。
为了不折腾,孙羿带着刘艺菲也选择住在了这边。
至于刘艺菲嘛,她这会儿还在床上天旋地转呢,压根就起不来。
食堂中,孙羿遇到了同样住在这里的刘德桦。
就他自己,连助理都没看见。
孙羿打好早餐,径直坐了过去。
“桦哥,王助理呢”
“哦,有份商业活动要谈,我要拍戏嘛,没有时间,让他替我去了。”
“这样啊。”孙羿点点头,拿起一颗煮鸡蛋,在桌上敲了敲,然后开始拨鸡蛋壳。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两人私底下已经非常熟络了。
刘德桦人很随和,而且也没那么多讲究,非常合孙羿的脾气。
“怎么样,桦哥,在这边还适应吗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这里不比市区,各方面条件都要差一些。”
“哪里有差,已经很好啦。再说,我这是出来拍戏,工作呀,又不是出来玩。以前在港岛拍戏的时候,棚屋都有住过的。”
“哈哈,社会是在发展的,不能总提那个时候嘛,年轻时艰苦奋斗,不就是为了日后可以过得舒服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