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玄幻奇幻 > 隐蛾 > 子学三论及批判(上)

子学三论及批判(上)(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阿姆为妻 突然成为了末世里的反派! 逆徒跪下!白月光师尊在清理门户 都市乞丐小医仙 开局四个孽徒,师尊后院日日起火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 乖张诱引 帝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冠后宫

    (注:《子学三论及批判》,是我在2025书友兰香会上的讲座内容,当时只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提纲。

    有些引述的内容可能不尽准确,因为都是现场即兴的讲述。

    事后我尽量整理了讲稿,删除了一些不太合适的琐碎内容,当成免费章节发在这里,恰好与书中情节呼应,介绍宗正讲了什么,不想看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

    水平有限,一家之言。)

    最近国内国外都发生了不少热点事件,引起了很广泛的关注,具体就不多说了,但我们在指责某一类行为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双重标准。

    为什么我们本能地就会得出判断,双重标准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自然而然地拥有某种一致的价值观,它可能与某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无关,讲的就是最朴素的道理。

    社会生活中最朴素的道理,其实就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代表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但是社会价值观不是天然就有的,首先你得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才行,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很多认知,在某些国家、某些族群中是没有的。

    比如孝敬父母,有很多国家连赡养的义务都没有。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然是文化传统,它决定了我们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对近现代的中国而言,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我们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对它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思想的土壤从哪里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子学三论”的第三论,后面再阐述。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主流,一直是儒家思想。为什么诸子百家中,后世官学以儒家为主流?有人说这是统治阶级选择的结果,它最符合阶级统治的要求。

    这句话对不对?不能说错,它确实是选择的结果。但这个结论也是有问题的,至于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子学三论”的第二论。

    儒家之所以会被选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好用,能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大部分问题。作为一种思想学说,好用就是最大的优点。

    打个比方,有的学说在讲怎么盖监狱、怎么抓罪犯,但儒家讲的是另一种内容,我们为什么要盖监狱、为什么要抓罪犯?

    回答人为什么要怎样做的问题,就是儒家的子学。

    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有经、史、子、集四部,将儒家经典(通常所说的十三经,包括所谓的四书五经)列为经部,而将先秦其他诸家学说列为子部。

    是但我今天所讲的“子学”以及“经学”,不是按照这种标准划分的,而是特指儒家学说的不同历史阶段。

    儒家学说的发展,在历史上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先秦时期的子学、汉代之后的经学、宋代的理学、以及明代的心学。

    个人认为,儒学的发展并不是越来越完善的,也不是越来越进步的,而其中最有思想价值、最能代表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恰恰就是最初的子学。

    后世的经学、理学、心学,对子学各有各的歪曲与背离,这些后面有时间再介绍。

    子学是指先秦时期的学说,那个时候儒学还没取得官方正统地位,仍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思想学派。

    我今天要讲的是《子学三论及批判》,主要内容,是儒家理论是怎么从无到有构建出来的,以及它的核心逻辑、价值以及应用范围。

    第一论、格物致知

    前几年,我曾经讲过一次《中庸》和《大学》,但当时讲的比较琐碎不成体系,而且过于纠缠章句解释了。

&nbs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术士剑仙 西游:反正很无聊,随便打个劫呗 天地无殇 快用你无敌的避雨诀想办法 全皇朝靠偷听我吃瓜躺赢,将我宠上天! 我在玄幻世界只手遮天 山海淘金客:我本此中人 绝世唐门:开局神二代,这怎么输 圣女大人,我只是个杂役啊 身穿后,系统开局让我攻略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