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我再出个私人信函与你!”
两人慢慢细致来说,不仅说功赏之事,苏武也多问问鄜延之事,乃至还有将来战事走向之类……
刘光世,不免还是要回鄜延,他自不必再另起炉灶了,回去把鄜延之兵领在手中即可。
只待说完,苏武出得衙门,自就入宫去,宫内之事没什么,赵佶当二十多年皇帝了,当得也挺顺手。
这大宋,也没那么多血腥残忍的政治斗争。
自也是奇了怪了,独独有宋一朝,不论多么激烈的政治斗争,多么激烈的党争,从来不涉及人命上的置人于死地,更不涉及什么抄家灭族。
乃至有宋一朝,连夺嫡之事,都不曾发生过什么激烈的冲突。
这是任何朝代都不曾有过的奇景,往前看往后看,都不曾有过,独独大宋是唯一。
宋本得国不正,但宋人,台面上却格外讲究道德水平,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所谓“矫枉过正”。
入宫去见太上皇帝,自也是有事。
皇帝陡然也勤政起来了,坐在书房之内,那是一道一道的奏疏去看,大事小事都看看,乃至请安的奏疏,也要批示几句。
许这种批示,也是一种权力的享受。
苏武到了,皇帝还在忙,还让苏武先坐坐,等他把上午送来的都看完了再说……
苏武自在一旁坐着等,茶水吃了几趟,勤政的天子终于享受完了失而复得的权力,开口问:“苏卿辛苦,久等了……”
“陛下日理万机,才是真正辛苦!”苏武场面话说着。
“四日之后,祝大典!”皇帝赵佶是告诉苏武这件事。
“那臣就等一等,等大典结束再走!”
“甚好,朕正是此意!想来程相公不日也就到了,你们翁婿二人还可见一见,或有交代,便一并都交代好,那李纲当也能赶到……”
皇帝自顾自盘算着……
“陛下,臣也有事说,多少有些僭越,但临走之前,还是想说说,还请陛下恕罪!”
苏武自是有正事的……
“哦,朕猜一猜如何?”皇帝笑着问道。
苏武也笑:“那陛下自是猜得到。”
“看来朕猜到了,那你说说吧,家国为公之事,无事不可言也!”赵佶微微笑着,又道:“朕还真想听听苏卿来论一论此事……”
“那臣就僭越了,臣知陛下喜爱郓王殿下,郓王殿下也很像陛下,读书有成,文才斐然,只是臣以为,郓王殿下除了文艺之道与陛下相似,性情与胸怀之上,着实不可比陛下之高,若是这一点也能与陛下相似,那真是再好不过,可惜了……”
苏武自是组织了语言来的。
太上皇帝赵佶,自也在沉思,许也知道,苏武所言,是有道理的……
苏武继续说:“若是守成之君,那郓王殿下无甚不好,但而今,正是进取之时,臣以史书来论,既然是有汉武卫霍,汉击匈奴,历经数代,才真正功成,也是大唐击突厥,大胜在太宗,但真正突厥全亡,也还仰赖后续天子不断努力……”
“唉……”赵佶一边点着头,一边也叹息,苏武之意,岂能不懂,郓王赵楷,性子着实弱了些。
赵佶一个眼神给来,示意苏武继续。
“陛下其实知道臣要说何人,臣旁的不知,但那康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