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是长期低头登记、帮同事搬样品导致的颈椎劳损,昨天帮运营搬直播设备,疼得晚上没睡好。刚把颈椎贴贴好,就听见前台传来争吵声:“你们这前台怎么回事?我预约的 2 号会议室,怎么被别人占了?我们跟品牌方谈合作,耽误了你们负责得起吗?”
林晓雨赶紧整理好衣服,走出去递上一杯温水:“实在对不起,是我早上核对会议室预约表时没注意,主播团队临时用了 2 号会议室,我马上协调 1 号会议室,保证 10 分钟内收拾好,不耽误您谈合作”。等合作方气消后,她赶紧去收拾 1 号会议室,搬椅子、擦桌子,忙得满头大汗,颈椎疼得直咧嘴,却没敢停下 —— 怕合作方不满意,影响公司合作。她的工位抽屉里,藏着件没拆封的黑色职业套装,是她妈妈去年给她买的,标签上还贴着便签:“晓雨,等你转岗运营面试时穿,妈相信你能行”,可她舍不得穿,怕平时送样品、搬东西弄脏,想留到转岗成功那天穿;白色衬衫内袋里,永远装着本自考重点笔记,巴掌大小,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她怕碎片化时间浪费,在接待访客的间隙、送文件的路上,都会拿出来看两眼。
扫咖啡店门口时,我捡过她扔掉的三明治包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待办:送 3 号直播间样品、预约 2 号会议室、整理 50 件快递;自考:刷 20 道题,背‘直播运营渠道’定义”“给室友转房租:800 元(等下周发工资)”“买薄荷款颈椎贴:20 元(从生活费里省,别买贵的)”“明天早 7 点到公司:修打印机、买早餐、打印脚本”。那天上午,我看见她在送文件的间隙,靠在走廊墙上背自考笔记,嘴里小声念着 “直播运营的核心是流量转化……”,有同事路过,她赶紧把笔记藏进口袋,继续送文件 —— 她怕被别人说 “前台还想转运营,痴心妄想”,只能偷偷努力。这种 “对工作认真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底” 的坚持,曾让我站在咖啡店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前台” 当成追梦的跳板,每一次跑腿都是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熬夜刷题都是对未来的负责,那些沾着墨粉的衬衫背后,藏着比直播平台更沉重的 “成长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咖啡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她写笔记的 “沙沙” 声与打印机的 “嗡嗡” 声。晨光透过直播平台的玻璃门照进来,在她的访客登记表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她写在上面的待办标注。
二、前台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后颈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坐在林晓雨的前台椅上,手里还攥着那支黑色签字笔,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 早上 7 点,3 号直播间主播发来的紧急消息:“晓雨,早上 8 点必须把肉包 + 豆浆送到,脚本记得打印,8 点半彩排不能迟到,昨天的样品也要一起带过来!” 还有自考群发来的通知:“明天模考,今晚必须复习完第三章‘直播运营渠道’,不然大概率不及格!”
窗外天刚亮,直播平台里只有保洁阿姨在打扫卫生,冷风吹过大厅,带着打印机墨粉的味道。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林晓雨。
摸向后颈,昨天搬样品的疼痛还在,一按就钻心地疼;左手的玻璃杯倒在台面上,枸杞水洒了点在访客登记表上;衬衫内袋里,自考重点笔记硌着胸口,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前台抽屉里,压着三份 “成长难题”:工作的 “任务清单”,红色标注 “8 点:送早餐 + 脚本 + 样品到 3 号直播间;8 点半:接待 XX 品牌合作方,引导至 2 号会议室;10 点:给各直播间送矿泉水”;学习的 “计划清单”,“午休:刷 20 道自考题;晚上:背第三章知识点,做 1 套模考”;生活的 “待办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