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虎贲郎 > 第605章 宗庙之争

第605章 宗庙之争(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平阳,汾水两岸。

    各类营垒节次有序,依靠汾水漕运以及平阳本地储备,大军集结平阳时,可以维持较低的后勤消耗。

    原平阳侯府……贾逵担任平阳侯国国相时,就没修建过什么像样的平阳侯府。

    现在赵基晋爵河东郡公,更不需要建造什么平阳侯府。

    对于赵基晋爵河东郡公,河东士民自然是拥护的。

    原平阳侯国所属各县本就是从河东割出来的,因匈奴入侵的原因,许多县邑早已荒废。

    在赵基手里,平阳各县的百姓才能返回故乡。

    因此河东、平阳士民都是极力支持赵基的,以至于各县三老结伴来平阳大营,向赵基请命修筑赵氏宗庙、立社稷坛。

    宗庙、社稷坛是该立在平阳,还是立在稷山或闻喜,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事情。

    说的粗白一些,这直接决定未来某个地区的永久免税待遇。

    所以河东、平阳士民在鼎力支持的同时,也因宗庙、社稷坛的选址而陷入争辩,争辩不休,就挽起袖子打了起来。

    打的越狠,越说明当地士民请立赵氏宗庙、社稷坛的决心与诚意。

    以至于不时有械斗殴杀的案例滋生,扰的赵基无法安心于军事。

    自皇后迁往晋阳以来,赵基就吃住大营之中,适应了规律的军旅生活。

    这日晚间时分,赵基巡营归来,等晚饭时翻阅军书,又看到敢死兵序列增补三名死囚的报告,不由头疼。

    他真不在乎宗庙、社稷坛的选址,现在也不是分心干这个的时候。

    真要选址,他比较中意晋阳。

    而这,也是平阳、河东人急切间大打出手的根由。

    不甘心这么大好处落在平阳或河东,更不甘心落到晋阳人头上。

    封公,就可以立宗庙、社稷坛,这对世人而言是一桩极尽荣耀、庄严的大事。

    所以大打出手,哪怕在稷山新设一个县邑,用来建设宗庙、社稷坛,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唯独不能让晋阳人占便宜。

    械斗殴杀虽是命案,但这种命案判刑相对不重,不会处于极刑。

    自赵基所立的六千敢死兵在征胡战役中建立殊功,如何补充、维持敢死兵的编制、战斗力就成了大司马幕府的一项日常议题。

    因此各郡县判例呈送幕府决曹时,都会有意筛选青壮罪囚,或免死充军,或适当改判充军数年,以持续向敢死兵增补缺额。

    现在六千敢死兵的编制内,有太多的胡虏勇健。

    这些人哪怕充为敢死兵,也算是半步踏入了大司马幕府所辖各军的晋升体系,自然引发了一些人的警惕。

    想要降低这类隐患,就要想办法往敢死兵序列中塞汉地罪囚,稀释诸胡勇健的比例。

    此刻,赵基看着相关的卷宗,更感头疼。

    于是扭头去看随行的太师府书吏温恢:“各地争我宗庙,该当如何?”

    为了保障政治稳定,赵基并没有改大司马幕府为太师府,只是征辟了温恢为太师府书吏,是目前唯一的太师府府吏。

    温恢坐在下首等待开饭,闻言想了想,就说:“诸县三老、士民所争者,名也,利也。而晋阳虽系州治,却是小城,经太师祖孙扩建才有今日之盛。今晋阳吏民男女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我的岳父是太子 赌博皇帝赵匡胤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唐宫药香遇 吃饱了吧 三国帝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