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很难形容,充气玩偶真的不如杭康玩偶。
虽然都没试过,但感觉反馈的差异感,应该是一样的。
赵基心神畅快意气风发,看向贾诩:“不过文和先生的计策,还是要施行。我已传令过去,两到三天内就能见效。”
贾诩已经算明白敌我大致战损,也是笑容洋溢,询问:“匈奴战力如何?”
“今日所遇,远不如右贤王所部精骑。”
赵基收敛笑容,神情认真:“根据侯文则、李伯承讲述,汾北周边匈奴各部,穷尽其力,也难凑出五千这样的精骑。”
说话间,徐晃展臂邀请,赵基也就引着侯选、李堪一起进入中军区域。
任由凯旋归来的吏士挑着头颅前往各处,以及外围小寨夸耀。
中军区域,裴秀已带着几名书吏背着木箱走来,他们要记录军功。
当场能赏就赏,即便当场酬功,也要记录在册以作为以后的凭证;不能酬赏的军功,则记录在册,攒够了再做处理。
进了大厅,赵基左右看看,还以为这次回来,徐晃又会送他一颗使者的头颅。
看来伏完、公卿还没摸清楚状况,没有采取什么动作。也有可是大敌当头,这些人也知道同舟共济的道理。
赵基就这么左右环视的动作,就让徐晃想起了那夜被赵基砍死的中部都尉马矢枝。
各依次序落座,赵基取下头盔,就说:“以我观之,匈奴实难与我相持。文和先生如何看?”
李堪、侯选也坐在末席,一起去看贾诩,贾诩之名对他们来说也是闻名贯耳。
贾诩抬手抚须,用食指轻轻刮动髭须,沉眉思索:“匈奴各部春季兽群瘦弱,实难久战。以我观之,匈奴在等援军,故不急于进攻。”
否则今天就不是少部分骑兵来驱逐己方的侦察队,而是派遣数千部队来打前哨战。
徐晃等人也是点头,匈奴各部之间竞争矛盾很大。
若是现在集结的匈奴发动进攻,那么后续抵达的匈奴……极有可能翻脸,渔翁得利。
正确的方式就是等,等各部聚齐后,率众盟誓,然后再打仗。
没有经过当众盟誓的联盟,是不稳定的联军。
贾诩看着赵基,继续说:“匈奴在等各部齐聚,也在等李傕发兵进犯河东。若是李傕进犯河东,我军陷于两难之际,匈奴才会大举进击。”
赵基闻言一笑,对众人说:“这些匈奴人一门心思学兵法,还想当我汉家博士不成?”
匈奴人一直学习汉家优点的改革,比如开垦屯种之类。
可学来学去,鲜卑出了个檀石槐,不到十年就打的匈奴抱头鼠窜,入塞躲避鲜卑人的侵扰。
说笑间,赵基取出备用汗巾,将头上汗水浸湿的巾帻摘下,换了个干爽一些的巾帻。
徐晃跟着笑了两声,就说:“匈奴纵然不会大举进攻,也会昼夜骚扰,不可不慎。”
“嗯,午后我再督率健骑前去挑战。”
赵基说着扭头看侯选、李堪:“二位都尉各率健骑百员,我们出车骑千人北上。匈奴应战,就且战且退;若匈奴败绩,当如此战一样,切不可追击,免得中伏,拖累旁人。”
“遵命!”
侯选、李堪直腰侧身,对着赵基拱手。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