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615章 质变

第615章 质变(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虎贲郎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偏她来时不逢春

面无粉黛,裙不拖地,主打一个勤俭节约。

    先帝老爷子稍逊色些,没抠门到那个份儿上,却也半点算不上大方。

    父子两代皇帝,几乎是以传递接力棒的方式,把汉家原本空虚、穷的恨不能跑耗子的府库,给夯的结结实实。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和匈奴人干起来了,不至于再伸手朝老百姓要钱。

    结果,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几乎没有任何意外的,辜负了父祖——尤其是父亲孝景皇帝的期望。

    北逐匈奴,汉武大帝确实做到了,却没能尽全功。

    晚年连战连败,直指轮台罪己诏颁行天下,几乎是把卫霍时期的所有对外胜利果实,都毫无保留的吐了回去。

    与此同时,无论是卫霍时期的连续胜利,还是卫霍之后的屡战屡败,庞大的战时财政压力,都是几乎完全被压在了天下百姓的头上。

    后世人常讥讽道:生存环境恶劣,动物就会本能的停止繁衍。

    但在汉武大帝一朝的汉室,这句极具讥讽意味的笑谈,却成为了现实。

    ——不是老百姓不生;

    而是生了养不起、养不活、养不大。

    土地兼并加剧,让太祖高皇帝赐予天下百姓的每户一百亩地,在汉武大帝年间,骤减到了平均每户不到四十亩。

    老百姓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却也饿死、病死,甚至溺死、遗弃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历史上的孝景皇帝晚年,汉家人口从三千六百万到四千万,仅仅只花了五年时间。

    五年时间,多了四百万人。

    每年八十万;

    但在汉武大帝年间,汉室人口从四千万到五千万,却花了足足三十年。

    三十年,一千万人。

    每年,不过三十多万。

    人口基数明明越来越大,人口增长明明应该越来越快;

    但汉武大帝的存在,让汉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迅速腰斩。

    如果这,还不足以证明汉武大帝穷兵黩武,还不足以证明汉武大帝年间,汉室百姓——尤其是底层百姓民不聊生,那这世上,恐怕也就没有苦难存在了。

    我们把一切都拉回原点。

    ——摸着汉武大帝这块石头过河,刘荣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民生民计,以及遏制土地兼并。

    只有保障了底层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并有效遏制的土地兼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汉家的人口,才能以每年至少八十万——或者说是每五年四百万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古华夏封建帝王时代,人口,就是国力最根本的来源。

    更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更高的中央财政收入,更庞大的官僚系统,更有效的行政体系,以及更强大的军队。

    一个一千万人的政权,和一个五千万人的政权,所能拿出的军队兵力数量、兵源质量、战斗力,以及所能达成的行政治理力度,都不是一个层面的。

    好比战国末期,列强各自攥着几百万的人口,即便动不动就能拉出几十万人的大军,却不过是把扛得起锄头的农民,都派上战场去抗戈矛。

    一旦战败,尤其是被全歼,便是动辄死去一代人,数十上百年缓不过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逍遥赘婿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新王伦新梁山 重生民国大军阀 我的房间通大明 大乾逍遥王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