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98章 自己看着办

第598章 自己看着办(3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虎贲郎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偏她来时不逢春

算是一种认知局限性。

    只不过,你绝对不能说他们没见识、没格局。

    因为他们之所以能代代传延,之所以能让炎黄血脉延续五千年,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给自己留后路的谨慎。

    总是给自己留后路、总是不把路走死,才是华夏民族得以传延不绝的根本原因。

    而读书,便是刘荣为这个时代的华夏民族、为汉室的底层百姓,所找到的那一条风险较低、成本较低,且失败代价并不太过惨重的上升渠道。

    ——武人,不是底层民众培养的起的。

    培养一个武人,最终却填了前线的绞肉机,更是底层民众无法承受的惨重代价。

    但读书人,底层民众咬咬牙,还是有可能培养的起的;

    读书人没读出来,最终不得不回到田野之间,重新做回农民,也是底层民众相对更容易承受的结果。

    前者不亚于倾尽所有,培养一名随时可能死去的角斗士——纯粹就是在赌。

    后者则是让一个男丁脱产十数年,去试一试,实在不行还能让一切回到原点的尝试。

    而在这个时代——在这么一个读书人奇缺,科举根本没有土壤的时代,刘荣依然决意举行科举的目的,便在于此。

    提醒底层民众:读书也可以出人头地。

    把儿子培养为读书人,成本没那么大,风险没那么高,失败代价没那么惨重。

    如果目的达成,让天下百姓民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刘荣的第一步就算是走成了。

    这第一步走成,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也就都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当全天下人,都意识到有一条名为‘培养读书人’的出路后,至少会有一小部分人进行尝试。

    当今汉室民五百余万户,哪怕是每一百个家庭中,出一个敢于尝试的家庭,也有足足五万户。

    正如后世那句细谈:哪怕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新华夏也有足足十三万。

    ——哪怕是百户只出一人的幸运儿,如今汉室,也能有足足五万人。

    只要这五万人,在家庭、宗族的支持下开始读书,那刘荣就有信心在未来几十年,将他们之中一半以上的人,都纳入汉室的官吏体系。

    而后,见到好处的底层民众,就会自发地,更为积极地尝试。

    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员质量越来越高,国家越来越强大,朝堂中央越来越富庶,官员待遇越来越好……

    只要这个良性循环形成,那刘荣就不担心未来,华夏还会缺‘做官的读书人’了。

    但可惜的是,刘荣的一厢情愿,终究还是没能抵得过时代的滚滚车轮。

    ——知识传播,在当今汉室实在是没有土壤。

    一来,是纸张还没有普行天下,没能成为‘知识普及化、大众化’的载体。

    二来,便是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学阀、贵族们对知识的垄断,依旧处于不可撼动的原始阶段。

    贵族、学阀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知识,是需要传播才能更具价值的。

    他们只狭隘的认为:这本书只有我家有,那未来,无论哪个统治者需要用到这本书的内容,就都要求到我家的头上。

    掌握知识的人藏着掖着,底层民众求学五门,饶是刘荣这个穿越者开了天眼,也是拿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新王伦新梁山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重生民国大军阀 我的房间通大明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大乾逍遥王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