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75章 总结归纳

第575章 总结归纳(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nbsp; 反正横竖都是个死!

    还不如拼一把!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啥也不做,肯定会饿死,揭竿造反,大概率被杀死;

    都是死,后者好歹还有点渺茫的生存可能。

    哪怕自己死了,也总有机会能为后世子孙,谋求一条希望渺茫的生存之道!

    这,便是封建王朝末年,底层民众决心起义,推翻腐朽王朝的根本思维逻辑。

    后世也有类似的戏谈,说一个穿越者,若是能在乱世,得到系统提供无限量的咸菜和白米饭,最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答案是,他将收获数之不尽,且源源不断的死士!

    因为乱世,多发生于王朝末年。

    之所以会出现‘乱世’,王朝之所以会来到‘末年’,就是因为老百姓活不下去,没东西吃。

    在这种时候,能让老百姓吃饱饭——甚至仅仅只是吃上饭的人,便会被默认为救世主。

    如此说来,逻辑就非常简单了。

    ——一个封建王朝,只要能确保大部分人饿不死,就不会沦落到‘王朝末年’;

    哪怕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濒危’,即濒临灭亡,只要底层民众还饿不死,那就还有得救,事态就还有机会得到控制!

    而在这套逻辑下,刘荣搞出来的粮食官营,恒定粮价,可谓是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最大限度规避了底层民众,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没得吃,没活路,从而‘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可能性。

    有了刘荣这一手粮食官营、粮价恒定,便等同于汉家在理论上,不再有农民起义覆灭王朝的可能性。

    之所以是理论上,则是因为这粮食官营、粮价恒定,终归是朝堂中央定下的规矩。

    有人立规矩,自然就有人坏规矩。

    如果有一天,汉家出个被儒家洗坏脑子的皇帝,被儒家‘不可与民争利’之类的话语所蛊惑,取消粮食官营、粮价恒定,那汉家该灭亡照样得灭亡,底层民众该揭竿也照样要造反。

    但这,就不是刘荣所能控制的事了。

    ——制度层面,刘荣已经为汉家提供了理论上,不因农民起义而灭亡的基础。

    若未来,真有傻缺子孙自废武功,那也只能说是命数如此。

    总结而言,刘荣在掌汉家大权,太子监国的头一年,在自己的漫长政治生涯当中,所做出的第一个成就,便为汉家确立了长治久安、海内升平的现实基础。

    单就是这一项成就,单就这一件事,功劳便几乎不亚于先孝景皇帝,在整个皇帝生涯当中取得的成就。

    ——不单是不亚于这个位面上,只在位六年的先孝景皇帝,也同样不亚于历史上,在位足足十七年的汉景帝!

    随后,刘荣太子监国的第二年、第三年,则相对平稳了些。

    一来,是那两年时间,刘荣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政权交接前的维稳,以及自身权威、地位的确立之上。

    二来,也是因为当时,刘荣终归只是监国太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汉天子。

    彼时,顶在刘荣头上的,不止有一个先孝景皇帝,还有一个祖母辈的窦老太后。

    作为监国太子,在先帝面前都不敢扎刺的刘荣,更别提在窦老太后面前,掌握多少话语权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帝王系统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我的岳父是太子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的房间通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吃饱了吧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