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4章 玄之又玄?

第554章 玄之又玄?(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无论如今汉室,还是后世人,都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

    ——以窦婴为外戚大将军,即是现实的必要,也是孝景皇帝刘启通过这种方式,来将自己的母族外戚窦氏,进一步绑紧在自己,以及汉家的战车之上。

    刘荣也同样不反对这一看法。

    但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此了。

    先帝,怎会需要通过任命窦婴为外戚大将军,来进一步拉拢、安抚窦氏,并将窦氏进一步绑紧于自己,以及汉家的马车之上呢?

    作为先帝的母族外戚,窦氏难道不是天然与先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吗?

    理论上,确实如此。

    从理论上讲,窦老太后,及其背后的窦氏外戚一族,与当时的梁孝王刘武一样,和先帝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如果吴楚七国之乱,最终闹成‘吴楚七国举义’的局面,那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止先帝;

    也同样包括身为先帝手足的梁孝王刘武、馆陶公主刘嫖,作为先帝子女的当今刘荣等皇子,以及先帝的外戚助力:窦氏一族。

    窦老太后或许能苟活,却也必然会被‘新君刘濞’幽禁深宫,一如唐祖李源。

    说是苟活,实则却是生不如死。

    既然如此,先帝又为何要这么做?

    明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先帝为何要以外戚大将军窦婴,来拉拢、安抚窦氏,甚至还要拿出天子之位,来带动弟弟刘武镇压吴楚之乱的积极性?

    若是换做旁的封建帝王,刘荣倒还能将其理解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

    但先帝不会。

    汉孝景皇帝刘启不会。

    汉景帝刘启,或许没有继承父亲:太宗孝文皇帝的高超政治手腕、卓越政治天赋;

    甚至未必学到了父亲的帝王心术。

    但在‘放矢必有的’这一点上,先帝刘启相较于太宗皇帝,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华夏封建帝王群体当中,先帝是极为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甚至是不见大兔子,就绝对不撒鹰的主。

    若非有必要,先帝绝不会通过外戚大将军,甚至‘皇太弟’这种震惊古今中外的承诺,来拉拢、安抚本没必要拉拢的人。

    既然先帝做了,那就说明这件事,必然有做的必要。

    换而言之:既然先帝拿出了外戚大将军这个萝卜,那就说明没有这个萝卜,窦氏,乃至窦老太后这边就要出问题。

    至于具体会出什么问题——倒戈刘濞倒是不至于。

    但至少在平定叛乱的积极性上,必然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甚至是连工都不出的情况。

    更有甚者——本就有此意愿的窦老太后,未必就不会拿‘《削藩策》导致吴楚七国之乱’为借口,强行废除先帝的天子位,扶立梁王刘武!

    为了避免这样的隐患,为了避免后院失火,并最大限度争取自己的母族外戚,还有嫡母太后的支持,先帝才拿出了外戚大将军这个萝卜。

    同样的道理——哪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先帝也不得不将‘皇太弟’这个史诗级大饼画出来,以确保梁王刘武的平叛积极性。

    整件事有趣的点,也就在这里了。

    ——当时的状况,已经无比糟糕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重生民国大军阀 我的房间通大明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三国帝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