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简单来讲,就是原先,奴隶主拥有一切权力,奴隶承担一切责任,奴隶主直接拥有,并支配奴隶的一切。
而在封建社会,新的‘奴隶主’,或者说是统治者,却不再直接统治‘奴隶’,即底层百姓了。
二者之间,多了官僚这么个中间人,凭借统治者‘借’给自己的权力,替统治者统治底层民众。
而后,才有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之类的说法。
但即便是这,也还是和后世人理解当中,官员凭借手里的国家公权力,为自己谋求私人利益不同。
——这里的以权谋私,依旧不是滥用公权力。
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本属于统治者,如天子、君王的私人权利,被官员拿去谋求自己的利益了。
本质上并不是以公权谋私利,而是以他人的私权,谋自己的私利。
说起来可能有点绕,但依旧不难理解。
后世人理解当中的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官员辜负国家、人民的信任,用国家、人民授予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求利益,甚至于违法乱纪。
而在这个时代,甚至是华夏封建王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间隔内,官员贪污腐败,本质上都是:原本属于皇帝的私人权利,被借给了官员;
本该用于辅助皇帝统治底层,却被官员用来谋利。
二者最本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前者,辜负的是天下人,辜负的是国家、人民。
而后者,仅仅只是辜负了皇帝一人。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
——后世人为何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对贪官污吏零容忍,对纠察贪官污吏,有着极高的积极性?
因为在后世,贪官污吏,侵犯的是民众的利益,辜负的是民众授予的公权利。
民众把权力交给官僚,官僚却不干人事,民众自然火冒三丈。
但在封建时代,贪官污吏,非但老百姓没那么深恶痛绝,甚至就连官僚体系本身,也没有太强烈的排斥。
——某个官员贪污受贿?
——你操个什么心啊?
——人家辜负的是皇帝老子,又没有辜负你?
——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可以说:封建时代,其实并没有‘公权力’这个概念。
所谓封建时代的公权力,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权利,被借给了官僚阶级。
吃人最短,拿人手短。
人家皇帝把权力借给你了,你自然要听人家的话,还要老老实实矮人家一头。
但正所谓:有借有还。
如果什么都不做,这借来的权力,早晚都会被收回去。
怎么办呢?
官僚阶级想了个好办法。
——用尽所有手段,将自己手里的权利,从‘皇帝借给官僚’的本质、事实,扭曲为:官员天然所具备。
这样一来,权力不再是皇帝借给官僚的,自然也就不用还了。
非但不用还了,甚至还能被用来欺瞒,甚至欺压年少的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