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13章 有的放矢

第513章 有的放矢(2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所以事实上,盛行于如今汉室的贿赂之风,其实和当年,太宗皇帝对张武‘赐金以愧其心’一事,根本没有多少关系。

    或者说,定夺顶多,也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将本就存在的贿赂之风给放大了、从暗处搬到明面上了。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非常简单。

    就像学生抄作业,是因为凭自己写不完一样:如今汉室的贿赂之风,最早便源自于官员俸禄不够花,不贪污腐败,根本就养不活妻小。

    当然,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不是后世朱明的朱扒皮。

    最开始,刘邦为官员制定的俸禄,其实是很够花,甚至非常宽裕、优厚的。

    且汉室至今为止,也都仍在施行当年,由高皇帝刘邦亲自定下的官员俸禄制度。

    制度没变,原本俸禄够花,甚至还有的剩的官吏,为何会在短短几十年后,便沦落到‘不得不贪’,不贪就要活不下去的地步?

    要想搞清楚这一点,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如今汉室,对官员发放俸禄时的形式。

    太祖高皇帝制:官员俸禄,上自丞相万石,下至无秩小吏,皆钱粮、各半,以各为俸禄。

    也就是说,无论是多大、多小的官,只要是官吏,那俸禄就应该分俸、禄二者,一半发粮食,另外一半发等价的钱。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了。

    ——高皇帝年间,关中粮价可是最高达到过八千钱一石!

    即便这是峰值,正常时候的粮价,也普遍维持在每石千钱以上。

    以此粮价为准,以丞相为例。

    作为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百官之首,丞相食禄万石,实际俸禄为四千石。

    按照高皇帝刘邦‘钱、粮各半’的俸禄发放规定,丞相每年得到的俸禄,便该是二千石粮食,以及能从市面上,买回二千石粮食的钱。

    用高皇帝年间的粮价算——如果以八千钱为准,这两千石粮食,便该折价1600万钱。

    即:高皇帝年间,丞相每年的俸禄,为二千石粮食,外加1600万钱。

    1600万钱,外加同样价值1600万钱的二千石粮食——丞相的年收入,已然是来到了3200万钱之巨。

    更何况在汉家‘非侯勿相’的政治潜规则下,丞相又必然是彻侯。

    既然是彻侯,那就不可能看得上丞相俸禄这仨瓜俩枣。

    ——满共才四千石的侍奉,比起萧相国、曹丞相动辄万户的食邑、每年十好几万石粮食的彻侯封国租税,那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工资高达3200万钱,丞相却依然看不上;

    彻侯封国另外有数万万,乃至十数万万钱每年的产出,丞相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贪了。

    何必呢?

    惹得一身骚,去贪那仨瓜俩枣的,还不如在封国多花点心思,多几户人家给自己缴纳租税,这仨瓜俩枣便怎都能赚得回来。

    或许有人会说了:汉家‘非侯勿相’,丞相都是彻侯,压根儿不指着俸禄过日子,完全可以由彻侯封国的租税产出兜底。

    那么好。

    来看看同属朝中重臣,却未必会有彻侯之爵的九卿一级。

    汉九卿中二千石,实际年俸2160石。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三国帝王系统 吃饱了吧 我的房间通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唐宫药香遇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