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36章 新的秩序

第436章 新的秩序(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事实上,过去的华夏政坛——至少过去的汉室,是有类似的缓冲机制的。

    好比当年,晁错一纸《削藩策》,不单是吓出了关东宗亲诸侯一身冷汗,也同样在长安朝堂内外,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舆论轰动。

    但在那之前;

    在晁错于朝议之上,正儿八经将《削藩策》摆上台面之前,这件事,晁错是分别于当时的储君刘启,以及天子——太宗皇帝刘恒私下通过气、商量过的。

    和储君刘启,晁错商议的核心主要在于:《削藩策》该不该摆上台面,该在什么时候摆上台面;

    同太宗皇帝,晁错则需要商议具体细节——削藩削藩,具体怎么削,从谁开始,以何为由等等。

    后来,《削藩策》的头几个版本被太宗皇帝反复驳回,晁错也必定曾与当时,还只是储君的先帝老爷子商量:这咋整?

    你爹不同意,这事儿是就此作罢,还是静待将来?

    从后来,晁错仍旧于太宗皇帝驾崩、先帝老爷子即位后,再度将《削藩策》搬上朝议来看,太子启当年的答复,恐怕是:精益求精,静待将来。

    世人皆知:晁错的《削藩策》再度出现在朝堂之上后,时任丞相申屠嘉与先帝之间,曾爆发过异常激烈的冲突。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哪怕是申屠嘉——哪怕是就《削藩策》一事,固执的和先帝顶牛的申屠嘉,在君臣矛盾全面爆发前,其实也在私下见过先帝老爷子。

    具体交谈内容也不外乎:申屠嘉劝先帝老爷子三思,先帝老爷子说朕都三百思了,这事儿非干不可。

    申屠嘉见劝不动,就只能威胁道:如果陛下如此执拗,那臣只能在朝议之上,以丞相的身份拒绝行政令发布;

    先帝老爷子旋即大怒:有本事你试试?

    原历史时间线上的申屠嘉:试试就逝世……

    这还只是极端情况。

    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某一个臣子想要在朝议之上、在公卿百官见证下提出某个建议,其实都是要事先单独觐见天子,以得到天子允准——至少是默许的。

    先私下见,说清楚自己打算做什么事儿;

    等天子点了头,说一声‘回去写封奏折,明儿个朝议呈上来’,这事儿才会被摆上朝议。

    只是这样的缓冲机制,显然并不那么稳定。

    懂事儿的,自然是大都会事先面见天子,陈述利害,再根据天子的反应,来决定是否要做这件事。

    但祖传倔牛如申屠嘉之流,哪怕私下见了天子,也很容易把君臣矛盾摆上台面,让朝局平白生出动荡。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领导班子,无论如何都要团结;

    不团结的话不要说,不团结的事不要做。

    用刘荣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一句:哪怕真的不团结,也绝不能把矛盾摆上台面。

    ——两位同志私底下坐下来,好声好气把矛盾解决掉,才是性价比最高、最有利于稳定的处理方式。

    而未来的尚书台,干的就是这个事儿。

    以后,朝臣百官在上奏请示某件事该不该做之前,无论是否事先请示过刘荣,刘荣都可以凭借情报网络:绣衣卫,以及参谋团:尚书台,预料到事态的大致发展走向。

    还是拿当年,老丞相申屠嘉就《削藩策》,与先帝老爷子顶牛一事举例。

  &nb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明1436 三国帝王系统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我的岳父是太子 唐宫药香遇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赌博皇帝赵匡胤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吃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