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9章 盐铁

第369章 盐铁(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这五年的时间里,刘荣对于汉家内部治理的大体中心思想,其实还是维持文、景两代先帝时的核心:轻徭薄税、休养生息。

    只是稍有不同的是:比起两代先皇单纯‘节流’式积攒府库、积蓄力量,刘荣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开源’之上。

    ——国家财政这个东西,无论是想要改善,还是加快继续速度,方法纵是千千万万,终归还是不过开源、节流这两个大类。

    过去几十年,赖文、景两代先帝竭尽所能的‘节流’,汉家得以在最大限度保障民生、减小底层压力的前提下,完成了极为庞大的府库积累。

    而在刘荣太子监国之后,以粮食官营为核心,以陶瓷器奢侈品为辅助的新型国家财政模式,无疑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在过去,汉家府库、储蓄之所以在稳步上升,主要还是文、景两代先帝省吃俭用,尽可能少花钱,将中央财政收入当中,属于少府内帑的口赋一项最大限度节省下来。

    这就好比一位老人省吃俭用,从每个月五千块的退休工资中攒下四千七、八百,十几二十年细水长流之下,居然也攒下了一笔高达百万的庞大储蓄!

    而刘荣当家做主,开始负责汉家的财政工作,则好比孙辈继承了祖父、父亲留下了上百万储蓄;

    但刘荣却没有墨守成规,继续从自己六千块的退休工资里,单纯的每个月攒下五千多。

    而是在学父、祖,从退休工资中攒钱的同时,又另外找了几份兼职。

    这几份兼职,一曰:粮食官营;

    二曰:陶器器。

    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凭借垄断关中粮食市场,即便是在将粮价压到粟三十多钱每石、麦五十多钱每石的超低价,少府内帑也还是得到了每石粮食至少一钱的利润。

    ——关中民上千万口,近二百万户;

    按照每户三百石的年粮食产值,关中一年的粮食总产量,高达六万万石!

    就算考虑到冬天补种宿麦,让土地肥力消耗加剧,粮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也至少能有五万万石粟,外加二万万石以上的麦。

    每年七万万石粮食!

    按照每人每年二十四石的成年男子粮食消耗标准,关中一年的粮食产量,足以养活近三千万人!

    如今汉室天下,满共也才三千多、不到四千万的人口,单就是一个关中的粮产,都差不多能养活全天下大部分人了!

    事实上,早在百十年前,关中就已经是神州中原的粮仓了。

    八百里秦川,外加‘与世隔绝’,只以蜀道相通的巴蜀天府之地——这两个粮仓加在一起,便几乎能承担起整个华夏民族的日常口粮消耗。

    战国末期,也正是凭借这两个粮仓,秦国才能轻而易举的掌控他国命脉。

    掌控程度低一些的,如魏、赵,虽然不至于完全不敢和秦国作对,却也几乎是一旦和秦国开战,全国上下当即就要陷入粮食短缺,只能假他国之手‘曲线救国’,从秦国手里买粮食来吃。

    掌控程度高一点的,比如齐,更是成为了关东六国当中,唯一一个未战而降,直接跪地称臣的国家。

    甚至更早的时候,管仲辅佐齐桓公,以鱼盐之利九匡诸侯的故事,也明确无误的告诉后世人:粮食安全问题,早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引起华夏统治阶级的注意。

    说回眼下。

    少府内帑官营粮食,保证了关中粮食市场的绝对安稳,这自然是政治层面的成就;

 &n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我的房间通大明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我的岳父是太子 吃饱了吧 三国帝王系统 赌博皇帝赵匡胤 唐宫药香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