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8章 贵使,莫不是在消遣朕?

第368章 贵使,莫不是在消遣朕?(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虎贲郎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刚修成紫霄神雷,就遇到百鬼夜行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偏她来时不逢春

p;换句话说,只要条件足够让汉家满意,汉家完全能接受未来两到三年,不再对草原——不再对匈奴人掌控的区域,进行下一步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家,真的需要、渴望,又或是更愿意这么做。

    若是条件不足够吸引人,那汉家完全可以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和匈奴人过去这几十年,驰掠汉北边墙的逻辑一样:谈判桌上你不给,我就在战场上取!

    诚然,在谈判中提出‘河西’这个异想天开的条件,刘荣多少有点漫天要价的嫌疑;

    但有一句话,刘荣却没掺和半点水分。

    ——河西,就算匈奴人不给,汉家也肯定是要取的!

    谈判桌上确实不大可能谈下来;

    但战场上打下来的决心,刘荣有。

    而且有很多!

    打下来的能力,汉家的军队也有。

    与其说,刘荣在谈判桌上‘不再提河西’,是知道自己太过分,才自觉地把这个条件移除出本次外交谈判的内容,倒不如说是刘荣知道匈奴人不会答应;

    所以,刘荣已经把‘得到河西’这一事项,从外交途径中移除,挪到了战争途径的战略目标而已。

    而方才这番话,刘荣也完全没有说谎。

    ——河套战役结束之后,刘荣收到最多的,便是河套驻军将士联名呈上的请愿书。

    其上内容千篇一律:请陛下颁诏,使我大军北渡大河,马踏龙城!

    虽然刘荣最终做出‘暂时在河套稳住阵脚’的决策,是因为刘荣认为时机未到,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刘荣也确实是在刻意压着军中的将帅们。

    很显然,呼延且当也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根本不用刘荣开口说,呼延且当就知道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河套战役之后,匈奴人为什么不反扑?

    就算不反扑,就此认下‘失去河套’的客观现实,匈奴人又为何不直接将战略重心西移,转而还要拖此一举,特意派使团来和汉家求和?

    难道秦关高阙,就真的那么不值得信任,有高阙镇守幕南门户,匈奴单于庭就真的那么放不下心?

    事实上,恰恰相反。

    时至今日,别说是匈奴人了,就连汉家都没有哪怕一个人——包括天子刘荣在内,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拿出一个像样的方案。

    便是那些怜悯上奏,主动请缨的军中将帅,也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臣等必定效死阵前,不破高阙誓不为人’之类。

    只是刘荣要的,不是让几十万大军在高阙磕个头破血流,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体,面对高阙以北严阵以待的匈奴幕南主力。

    事实上,对于未来必将爆发的那场幕南之战,刘荣始终有着明确、清晰地认知。

    ——高阙,仅仅只是幕南的门户。

    高阙之战,仅仅只是幕南之战的开端。

    攻破高阙,在大河以北站稳脚跟,绝对说不上是在幕南战役中,占据了战略优势;

    准确的说,高阙,是汉家能否开启幕南战役的先决条件。

    攻破高阙,为大军在大河以北找到一个能驻足、能稳住阵脚的战略支撑点,汉军将士才有可能展望幕南,将幕南纳入自己的战略覆盖范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乾逍遥王 我的房间通大明 重生民国大军阀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逍遥赘婿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新王伦新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