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63章 物论

第363章 物论(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 ——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对于任何一个草原游牧之民而言,都美好的宛如天国!

    因为能望到头,说明有终点。

    而草原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大概率活不到自己生命的终点。

    如此美好的人生,确实值得中原人不惜一切的守护。

    至于草原上的生活,则很快被你抛到脑后。

    见识过‘种地’二字的磨砺之后,你再也不愿回到那下限极低,低到随时能成片收割生命的落后文明怀抱中……

    以上这些,大抵便是百余年前,才刚从河西、河套地区内附嬴秦的游牧民族:义渠人,在短时间内融入农耕文明的全过程。

    之后,经过五到七代人的传承,便到了如今汉室、到了当今刘荣在位。

    曾经的义渠人,或许仍旧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些许外貌特征,比如身形相对矮小,下肢相对更为粗壮,颧骨更高、鼻梁更塌,眼睛更小之类。

    但从生活模式、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如今汉室,已经不存在多少能一眼看出不同的义渠人了。

    即便是在北地郡,那些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模式的故义渠贵族后人,也基本都是以躬耕为主,畜牧为辅。

    说得更精确一些,是以农耕作为家族主要产业,以畜牧来作为战马获取渠道,以及风险相对较高的畜牧业投资。

    而在二者之上,这些人真正渴望、追求的,是凭借世代传承下来的精良马术,以及在马背上战斗的经验、能力,换取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更为庞大的财富。

    大约二十多年前,他们被太宗孝文皇帝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北地骑士。

    他们大都自幼学习驾马、挽弓,以及冲杀等骑兵战术,具备极高的战斗素养。

    与此同时,他们家境优渥——能为族中子弟,至少是部分杰出子弟配备干粮、军械、马匹,并自幼精心培养。

    正所谓:穷文富武。

    一方面来讲,这话说的是文、武两个大方向所需要的投入。

    ——学文花不了多少钱,左右不过笔墨纸砚,外加拜师束脩(xiū)而已。

    学武却要自幼打熬筋骨,需要购买数量极为庞大的外用药物,并摄入大量肉食;

    在此基础上,该有的刀枪剑戟、弓马甲胄等装备,外加名师指导。

    毫不夸张的说:讲一个孩子自幼培养成一个通俗意义上的‘武人’,所需要花费的总成本,完全可以将同样年纪的几十上百个孩子,自幼培养成一个通俗意义上的‘文人’。

    这,是后世人刻板印象中的‘穷文富武’——文花的钱少,武花的钱多。

    但实际上,穷文富武四个字,其实还有第二种解读。

    ——穷人家的孩子,更适合走‘文’,富人家的孩子,则更适合走‘武’。

    不单是因为二者所需要的财力,对不同阶级、群体所带来的财务压力,也同样是因为二者日后的发展方向。

    一个孩子自幼习文,年壮学成,最好的发展路线必定是入仕。

    而在官场——至少是在如今汉室的官场,一个出身农户、良家,即无人脉也无背景的文官,是比家世显赫、背景滔天的学阀子弟,更受整个大环境待见的。

    因为那些学阀子弟,本身就有着固定的社交、利益圈子,外人挤不进去,里面的人也轻易出不来。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的房间通大明 赌博皇帝赵匡胤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吃饱了吧 唐宫药香遇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三国帝王系统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