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当是在提醒曹淑:俺们并非完全没关系,好歹也是同出平阳侯府……
很显然,这一声‘奴’的自称,是卫青在和曹淑攀关系。
可紧接着,又是一句恰到好处的‘参见皇后’,即全了君臣之礼,又攀关系攀的恰到好处,完全没有过火。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句话,曹淑当即做出判断:卫青这年纪轻轻的郎官,也同样是个人物!
于是,曹淑不可避免的,就好奇起卫子夫、卫青这一大家子。
——莫说这么一家子奴仆、奴生子了;
便是尚冠里寻常的彻侯家族,一代子侄十数人,乃至数十人,能出一个拿的准轻重的男丁,都是羡煞旁人的事!
便是男丁凋敝,出个能拿主意、能看明白事儿的女儿,那也是能保家族二十年不衰的大幸。
就拿曹淑出生的平阳侯府来说——自打初代平阳懿侯薨故至今,平阳侯曹氏家族,再也没有出过哪怕一个能独当一面、撑起侯府的男性子侄。
便是女性,也只是在太宗皇帝年间出过一位,却也只是十几岁开始主了平阳侯府三五年,到了年纪便嫁了出去,平白便宜了同样开始走下坡路的酂侯一族。
到了曹淑这一代,若非曹淑入了椒房,平阳侯家族的彻底衰败,说不定就是这一二十年间的事。
这,就显得卫子夫、卫青这两个连‘农户子弟’都不是——出生就是地狱开局的奴仆家庭,却能显露如此天资的姐弟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了。
既然来了兴趣,曹淑自便扯着闲聊的幌子,同卫青拉起了‘家常’。
不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同时,也是为了了解一下日后,在这硕大后宫中的盟友,究竟出生于怎样的一个家庭……
“禀皇后。”
“奴除了老母、阿姊,另有兄一、姊二、弟二。”
“——母亲卫媪,仍为平阳侯府侍妾;”
“长兄卫长君,为侯世子骑从;”
“姊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皆为平阳侯府歌姬。
“弟卫步、卫广,本为侯府童仆,蒙陛下信重,用为中郎,于奴同居宫中,以习读兵法韬略……”
一番简单的家族背景介绍,无疑又让曹淑找到了一个关键点。
——兵法韬略!
尤其还是石渠阁的兵法韬略!
要知道汉石渠阁,是太祖高皇帝当年‘先入咸阳’时,萧相国从秦石渠阁中竭尽全力,所保留下来的典籍、文档来充实。
虽然残卷、残章数不胜数,且至今都还没有整理完成,但至少兵书库存,石渠阁是如今天下最全、最完整的。
从留侯张良圯上受书,自黄石公手中得授的《太公兵法》,即兵书《六韬》;
到淮阴侯韩信所留,虽为吕太后毁去了半部,却又意外被寻回的一整部《淮阴兵书》,即《兵法三篇》。
再到后世人眼中的‘屠龙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凡是时至今日,都还没有失传、绝版的华夏军事典籍,石渠阁都有全天下留存最完整的拓本!
而卫青、卫步、卫广三兄弟,却得了当今天子刘荣应允,自由出入石渠阁,查阅这些随便拿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