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了程不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程不识所能做到的极限。
——为了留住军臣的单于庭主力,程不识冒着整个汉北糜烂的风险,让出了赵长城缺口外的重镇:马邑!
可就连着,都没能留住归心似箭的军臣,那这世界上,也就没什么计谋,可以在河南地生变的前提下,将军臣的单于庭主力,继续留在马邑战场了。
能留下伊稚斜这七八万兵马,稍稍减缓河南地的防守压力,已经是程不识竭力而为。
接下来,程不识所要做的,便是确保伊稚斜这不到十万兵马,无法在跨过赵长城之后,继续南下一步、继续前进一步。
至此,本场战役的重心,也算是彻底转移到了北地-河套战场。
无论河套打得怎么样——无论已经打下河套的北地方面军,是否能守住才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河套,马邑战场,也都不会有什么变故了。
“希望陛下,不会因为军臣的单于庭主力回援河南地,而责备我等作战不力把。”
“毕竟能做的,我们都做了。”
“不能做的,我也壮着胆子做了。”
“——人事已尽。”
“余下的,便只能听天由命……”
如是道出一语,程不识便回到了位于楼烦县以西、堵住赵长城缺口南出口的兵营中军大帐之内。
而在程不识身后,望着程不识掀开帐帘,钻入中军大帐的身影,苍鹰郅都,只若有所思的低下头,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沉思之中。
——从这场战争中,郅都从程不识身上,似乎学到了些什么东西。
但又说不上来,具体学到的是什么。
“程将军,为什么就不担心陛下,会因为程将军主动让出马邑一事,而降罪与将军呢……”
“莫非在陛下心中,程将军的荣宠,居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稍一想,程不识便沉着脸摇了摇头。
当今刘荣,可谓是自有汉以来,最为特别的一位天子。
——太宗皇帝的老练,先孝景皇帝的狠辣,当今刘荣都有;
孝惠皇帝的坦荡,少帝刘恭的豪迈,当今刘荣也有。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就连太祖高皇帝的无赖、豪迈,也能从当今刘荣身上,看出些许影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今刘荣身上,几乎涵盖了汉家历代先皇身上的长处。
无论是英明神武的太祖高皇帝、泽及鸟兽的太宗孝文皇帝,还是温文尔雅的孝惠皇帝、相忍为国的先孝景皇帝;
乃至于四岁登基,八岁夭折的少帝刘恭,喊出那句‘吾未壮,壮则为变’时的豪迈,当今刘荣也同样具备。
从个人情感上讲,郅都眼中的当今刘荣,几乎是教科书级的封建帝王模板。
小毛病或许有,但值得提起的大缺陷,却是一个都没有。
而这样一个帝王——这样一个年轻、上进,又老练、稳重的帝王模板,是不可能对任何一个臣子,抱以绝对的信任的。
太祖高皇帝,够豪迈、够豪爽,也足够信任自己的臣子了吧?
留侯张良当年,可是差点被太祖高皇帝,破天荒的恩封三万户食邑的!
且不同于华夏历史上,绝大多数开国之君,在创业成功后的卸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