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是表面上缓和了两宫关系,自然是让朝堂高高悬起的心,稍稍落回去了些许。
——至少刘荣这番表态,说明刘荣也认为:东西两宫之间的矛盾,不应该摆上台面;
至少新君刘荣,愿意维持东西两宫‘斗而不破’的政治默契,愿意维持两宫之间的表面和平……
“今日朝议,太皇太后、太后所心系,乃大行皇帝盖棺定论、入葬阳陵一事。”
“及,遵大行皇帝遗诏,于未央宫内宫人、后宫姬嫔,又朕诸手足兄弟、关东诸王生母之事。”
正题开始,刘荣话音刚落,便有郎官毕恭毕敬的捧着一封诏书,亦步亦趋自殿侧走出。
走到殿中央,先是对御榻方向的窦太后、栗太后、天子荣三人一拜;
而后又回过身,背对着御榻,面向殿内百官朝臣,无比庄严的摊开手中逐渐。
“大行皇帝遗诏!”
一声高呼,殿内众人又是齐齐起身,再于座位前哗啦啦跪倒一地。
“朕尝闻:天子者,富拥天下也,代天牧民也……”
···
“太宗皇帝毕生简朴,四季常服不过五件……”
···
“朕德薄,于宗庙无功、于社稷无益……”
···
“愿效太宗皇帝简朴之风……”
···
“乃令:凡朕左右宫人,皆释之于宫外,各赐钱财以立身;”
“宫中良人姬妾,程、唐、贾、王诸姬,各为其长子之王太后;”
“得朕临幸而无子者,若欲出宫改嫁,则赐钱货,出内库钱以置陪嫁,若不愿,则由少府安置于阳陵邑,月给钱货,以安身立命。”
“未得幸者,各赐钱财而释之……”
遗诏宣读完毕,殿内百官公卿自然是叩首纳拜,口称‘陛下仁慈’。
紧随其后的,便是新君刘荣在这封遗诏基础上,进行一定修改的补充诏书。
“大行皇帝仁及天下,泽及鸟兽,今即大行,朕甚哀之。”
“乃奉大行皇帝遗诏,尽释未央宫人,各与万钱;”
“尊:大行皇帝夫人程氏,为鲁太后;”
“尊:大行皇帝良人唐氏,为长沙太后;”
“尊:大行皇帝夫人贾氏,为常山太后;”
“尊:大行皇帝夫人王氏,为胶东太后;”
“尊:大行皇帝夫人,王氏讳儿驹,为广川太后。”
“······”
这么一套程序走下来,算是刘荣根据老爹的遗愿,将老爹的姬妾们都给安置妥当了。
——弟弟们的生母,各自去长子的封国做王太后;
得到过临幸,却没有诞下子嗣的姬嫔良人,原则上允许选择,但实际操作中,为了维护老爷子的身后名誉,刘荣决定强制遣散出宫。
无论愿不愿意改嫁,都绝不安排在老爷子的阳陵脚下。
若不然,万一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