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33章 奏对

第133章 奏对(3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窦太后手腕老练,却都用在了宠爱女儿、幼子,以及逼迫天子启与立储君太弟之上;

    而‘栗太后’蠢的吓人,对宗庙、社稷而言,当真是坏事吗?

    “或许……”

    “对宗庙、社稷而言,或许是坏事;”

    “但对天子而言,却……”

    想到这里,天子启心下一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又拿起茶碗,轻轻嘬了一口。

    而后,才以闲聊般的口吻道:“依太子之见,我汉家东、西两宫共治天下,太后、天子共掌大权的制度,利、弊几何?”

    “其中的利、弊,又分别是什么?”

    “什么样的情况下,这是好事?什么样的情况下,这是坏事?”

    “有没有什么办法,将其中的弊端去除,或是尽可能降低?”

    “日后,朕宫车晏驾,太子即立,又会如何看待、解决这个问题?”

    好似机关枪般,连一点气口都不给自己留,就这么突突突甩出一连串的问题,天子启便将身子稍一扭;

    在摇椅上侧躺着,将身子朝向了另一把摇椅之上,再一昂首,示意刘荣坐回去说。

    只稍一思虑,刘荣便意识到天子启的意图,自也就坐回了摇椅之上。

    仍旧是半边屁股坐在摇椅最外侧,正襟危坐,皱眉沉思了许久。

    而后,才针对天子启的这道考题——对这道考题的每一问,都依次给出解答。

    “东、西两宫共治天下,太后、天子共掌朝权,是太祖高皇帝、吕太后之时出现,并为沿用至今的定制。”

    “其中利、弊,一目了然。”

    “利,在于天子年弱即立——如孝惠皇帝那般,未冠而即皇帝位时,太后可代天子掌权,镇压朝野,以免君权旁落于外臣之手。”

    “而弊,也同样在孝惠皇帝、吕太后母子身上有所体现。”

    “——孝惠皇帝年弱即立,吕太后的存在,确实保证了政权的平稳交接,以及朝野内外的安稳。”

    “但当孝惠皇帝年壮,该取回大权、临朝掌政之时,却并没能从吕太后手中,取回本该由天子掌控的大权。”

    ···

    “年即冠,身天子,却无法插手国家之事,孝惠皇帝郁郁终日,年仅二十二岁,便抑郁而终。”

    “而在孝惠皇帝驾崩之后,吕太后又再掌大权,长达八年之久。”

    “这八年中,吕太后遍封诸吕为王、侯,更废杀孝惠皇帝的太子——少帝刘恭。”

    “以至于吕太后驾崩时,诸吕子侄早已心怀叵测,觊觎神圣。”

    “纵是诸侯、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先帝,稳住了我汉家的宗庙、社稷,但也为我汉家埋下了诸多恶因、生出了诸多恶果。”

    与后世人作答主观题一样:这个时代的主观题,也需要作答者引经据典,最好是再举个鲜活的案例作为佐证。

    而在如今汉室,对于‘二元制度’有关话题的考题,最典型、最恰当的案例,显然便是孝惠皇帝刘盈、高后吕雉母子。

    二元制度的优势,在吕太后这个杰出政治家的身上逐一体现;

    其弊端,却体现的更加完整、具体。

&n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的岳父是太子 三国帝王系统 吃饱了吧 我的房间通大明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唐宫药香遇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