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又有一官员站了出来,提议道:“而且,太子殿下可奏请圣上颁发圣旨,将此次府试及衙门见习考评,其策论与实务评判,皆以此书所定标准为唯一准绳!\"
\"准!\"李承乾斩钉截铁。
“另外,为了不使得各县学子为了进府城赶考时间紧迫,而在赶考路上发生意外,孤已经跟父皇请得圣旨。”
“将此次府试的时间,推迟至三个月后!”
“不日便将明发天下,咸使闻之!”
“所以时间上很充裕,但是孤要尔等一个月内.,让此书出现在大唐每一个应考的县学学子和阅卷官案头!\"
\"臣,领旨!\"马周肃然起身,眼中充满干劲。
东宫这台庞大的机器,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充足的燃料,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起来。
詹事府的文吏们负责最后的文字润色和格式统一。
吏部,刑部,户部的郎官们被抽调过来,逐条核对书中涉及的律法条文和实务细节。
然后便将成稿送到了天上人间赵牧的手上。
短短三日,第一批散发着浓郁墨香的《贞观府试实务通鉴》,便如同雪片般出现在东宫。
七日后,更是在大唐各道,州,府的地界上出现。
这也是赵牧在布局改革科举之前,便已经在各地布置好的印刷厂,只要定稿一到,三日内便能大批量印刷。
可以说,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钱财,大部分都用在这方面了呢。
与此同时,府试推迟至三个月后的圣旨,也以明发邸报的形式,迅速传递四方。
同时刊载在邸报上的,是一则东宫的太子喻令!
\"...为彰朝廷选才之公,杜绝徇私舞弊之弊,特颁《贞观府试实务通鉴》为此次府试唯一评判标准。\"
\"各级考官,阅卷判分,务必严格遵循书中条例,最优解者优,次优者良,及格者录,错误者黜!\"
\"判卷结果需与书中标准逐条对照,若有偏差,考官需具文详述理由,存档备查!...\"
一道出自太极宫的圣旨,外加一道东宫谕令,如同一颗投入滚油锅的冷水,瞬间在朝野上下,尤其是世家圈子里炸开了锅!
府试推迟三月以及《贞观府试实务通鉴》将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三瓢冷水,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的士林里炸开了锅。
天上人间内。
这里的温泉虽然比不上温泉庄子里的舒坦。
但里头氤氲着兰芷药草的清冽香气,却还是让赵牧整个人陷在暖玉池中。
闭目养神间,仿佛长安城内的喧嚣与他无关。
阿依娜赤足踩在温润的玉石上,将一份密报轻放在池边矮几上。
“公子,东宫动作很快,《实务通鉴》已经送到各县学了。”
“按您的意思,寒门学子人手一套,分文不取。”
“明日一早便要开始发放了。”
赵牧眼皮都没抬,懒洋洋地“嗯”了一声,仿佛在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另外,”阿依娜嘴角勾起一丝俏皮的弧度,“咱们各地的印刷厂都传来消息,说是精装本已经全部印刷完毕,就等公子您一声令下,便能很快上市,割那些无良世家的韭菜!”
赵牧终于缓缓睁开眼,“这么快就准备好了?”
原本这次卖书,他还是想交给东宫去卖的,省事儿不说,还安全。
可是后来他又觉得这此不像此前低价出售,而是专门以高价打劫世家的钱库,那么这东宫自然就不好出面了,所以干脆便让自己已经布置在各地的商会去做这件事。
正好也检验一下自己麾下这些人的实力,究竟如何了。
不过,关于何时开始割韭菜,赵牧仔细想了想,却又吩咐道:“割韭菜的事儿不急,得先让他们酸上几日,发现这书的价值,才好下手,让大伙儿先歇着,好戏才刚开始。”
“是,公子。”阿依娜应了一声,下去安排了。
翌日,万年县学门口。
晨光微熹。
青石板路被兴奋的脚步声踏得微微发烫。
新晋的童生们,穿着浆洗发白的布衫,脸上混杂着疲惫,忐忑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排成了蜿蜒的长龙。
空气里弥漫着汗味,尘土味,还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期待。
讲学堂前,挤满了人,粗布旧衫的寒门学子们伸长了脖子,眼睛死死盯着讲台上那几口刚被衙役抬进来,散发着新鲜油墨气息的大木箱。
张远和王二挤在队伍中段,手心都有些汗湿。
王二踮着脚往前看,嘴里不停嘀咕:“远哥儿,你说那书……真能像县试那套一样神?实务啊,那可是实打实的衙门里的事儿……”
张远没说话,只是抿紧了唇,眼神紧紧盯着那正在郑重其事的揭开箱盖的老教榆。
箱子打开,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书脊挺括的《贞观府试实务通鉴》!
深蓝色的封皮厚重朴实,六个烫金的大字在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