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仓库。
不断有中下层官吏被带走,或是脸色灰败地停职待勘。
往日里一些趾高气扬的兵部官员,如今个个噤若寒蝉。
甚至许多人连走路都只敢贴着墙根走。
北衙武库辕门上,那颗头颅在秋风中渐渐失去血色,变得灰败狰狞。
所有经过此地的官员、兵士,无不远远避开目光,脚步匆匆,仿佛那辕门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此时,它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无声却无比强大的警示牌!
提醒着所有人,触怒东宫的下场!
整个长安城,尤其是官场之上气氛那是前所未有的压抑。
往日里大臣们三五成群就国事争论不休的场面消失了。
而且无论是勋贵还是文臣,无论之前立场如何。
此刻望对太子,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忌惮!
如此情形之下,只要是东宫提出的关于北征筹备的任何要求,以往或许还有扯皮推诿,此时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响应!
各处官衙之中,“遵太子殿下谕令”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更响亮,但也更…..缺乏底气。
但关于侯君集之死的私下议论,却也并未完全消失。
“谋逆”
“焚库”
“构陷太子”
“铁证如山”
“战时军法”只是在议论中…...这些关键词被反复强调,像是在完全合理化那日北衙之中血腥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