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久安之道,怎能谓之不察权变?”
刘伯温微微摇头:“李公,儒家虽重亲仁,然亦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之训。
高丽局势动荡,倭寇肆虐背后或有复杂缘由。
若不审时度势,贸然传法,万一局势失控,反累我朝,此绝非君子所为。
所谓权变,便在洞察时势,趋利避害,绝非盲目施仁。”
李善长捋须反驳:“伯温兄过于谨慎了。《孟子》亦云‘得道者多助’,我朝秉持正义,以仁德援高丽,便是得道之举,何惧之有?此为长远大计,可收人心于无形,稳固邦交,使我朝声威远播。”
刘伯温直言道:“李公,话虽如此,但当务之急,我朝需保自身无虞。
若仅凭‘得道多助’之论,不考量现实利弊,一旦高丽局势生变,我朝恐陷两难之地。
儒家之学,并非纸上空谈,而应因时因地制宜,切不可不察而轻举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