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璇连忙准备喂奶,孙玄则跟着叶母来到厨房。
让他惊讶的是,厨房里已经飘着粥香,煤油炉上坐着一个小锅,里面温着给孩子们准备的奶粉。
\"妈,您什么时候起来的?\"孙玄感动地问。
叶母一边搅动着锅里的粥,一边笑着说:\"也没多早。人老了睡眠少,正好给你们准备早饭。\"
孙玄注意到,厨房的桌上已经摆好了几样小菜,还有刚蒸好的馒头。
灶台边放着一个暖水瓶,里面是准备好的温水——这些都是老人家一早的辛劳。
\"您快去歇着吧,剩下的我来。\"孙玄连忙接过叶母手中的勺子。
叶母却不肯:\"你们难得回来,就让妈多照顾照顾。\"
这时,叶父也抱着雅宁走进厨房。小姑娘刚睡醒,小脸红扑扑的,正咿咿呀呀地说着婴儿语。
\"看我们雅宁多乖,\"叶父得意地说,\"一晚上都没闹,就天亮时哼唧了几声。\"
叶母接过雅宁,熟练地试了试奶粉的温度,开始喂奶。
孙玄看着岳母娴熟的动作,不禁感慨:\"妈带孩子比我们还熟练呢。\"
\"那当然,\"叶父骄傲地说,\"你妈可是把菁璇和她哥都带大的。\"
阳光渐渐明亮起来,厨房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叶菁璇喂完明熙也来到厨房,看到这一幕,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爸,妈,你们太辛苦了。\"她轻声说。
叶母嗔怪地看她一眼:\"傻孩子,说什么呢。能照顾你们,爸妈不知道多开心。\"
早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叶老爷子也起床了,抱着明熙不肯撒手。
叶大伯因为部队有事先行离开,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亲了亲两个孩子。
\"今天有什么安排?\"叶父问孙玄。
孙玄看看妻子,笑着说:\"想带菁璇和孩子们去故宫转转。菁璇好久没去了,正好让明熙雅宁也见见世面。\"
\"好主意,\"叶母连连点头,\"不过要记得带够奶粉和尿布。外面风大,给孩子多穿点。\"
叶父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我让司机送你们去。带着孩子坐公交太不方便了。\"
孙玄本想推辞,但想到带着两个孩子确实不便,也就接受了岳父的好意。
早餐后,叶母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外出的物品,叶父则去安排车辆。孙玄和叶菁璇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温暖。
\"终于知道为什么人都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了。\"孙玄轻声对妻子说。
叶菁璇靠在他肩上,幸福地点头:\"是啊,在爸妈身边,感觉自己永远都是个孩子。\"
晨光熹微中,叶家的吉普车驶过长安街,庄严的紫禁城渐渐映入眼帘。
孙玄怀抱着明熙,叶菁璇抱着雅宁,夫妻二人虽然知道孩子们还听不懂,却依然难掩想要与他们分享这座古都历史的热情。
\"看,这就是天安门。\"孙玄指着前方巍峨的城楼,对怀中的明熙轻声说道,\"1949年,伟人就是在这里宣布新中国成立的。\"
明熙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小手胡乱挥舞着,仿佛也在回应父亲的讲述。
通过端门,走进午门,宏伟的太和殿广场展现在眼前。
叶菁璇温柔地对雅宁说:\"宝贝,这里就是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哦。你看这些红墙黄瓦,多漂亮啊!\"
尽管两个孩子只是好奇地东张西望,夫妻俩却依然耐心地讲解着每一处景点的历史。
在太和殿前,孙玄详细地讲述着古代皇帝登基大典的盛况;来到中和殿,叶菁璇又轻声细语地解释着这里曾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虽然他们现在听不懂,\"孙玄对妻子笑道,\"但这些故事会像种子一样,悄悄种在他们心里。\"
在乾清宫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导游看到这对年轻的父母如此认真地为婴儿讲解,不禁笑着走过来:\"年轻人,你们是我见过最特别的游客。\"
孙玄不好意思地笑笑:\"让您见笑了。只是觉得应该让孩子们早点了解这些历史文化。\"
老导游赞许地点点头,竟然主动为他们做起了讲解。
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着紫禁城六百年的沧桑变迁。
令人惊讶的是,明熙和雅宁似乎也被老人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安静地听着。
中午时分,一家人在公园休息。站在万春亭上俯瞰整个紫禁城,孙玄不禁感慨:\"站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叶菁璇靠在丈夫肩头,轻声附和:\"是啊,希望孩子们将来也能懂得珍惜这些文化遗产。\"
下午,他们来到颐和园。昆明湖上碧波荡漾,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
划船时,孙玄一边摇桨,一边给孩子们讲着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的故事。
\"虽然那是封建王朝,\"孙玄对明熙说,\"但这些精美的园林艺术,却是劳动人
